成長軌跡 |
來自於南投集集小鎮的我,家中除了父母親外,還有四個兄弟姊妹,家中又有五個小孩,小時候家境並不寬裕,但父母給我們手足的愛非常富足,童年常跟著媽媽到溪邊洗衣,這時我跟弟弟就在溪邊捉蝦玩水,鄉下總不缺玩樂與玩伴,有許多快樂的回憶。
由於物質生活的簡樸,所以也是許多經驗是很多人未曾經歷的,如每每跟人提起小時候自己燒水、劈柴的經驗,都讓許多人感到驚奇,但那如假包換的兒時生活寫照,卻也養成我勤勞務實的個性。 小學階段,就讀於集集國小,那時在學校裡,我總是表現得猶如一個小大人,並不常和其他同學嬉戲,箇中原因是深怕在遊戲的過程中,會輸掉而當「鬼」,但回家以後,我就不一樣了,較為放的開,所以常和五三好友於溪邊或在竹林裡嬉戲到處玩。 國中時期,已逐漸的將精力投注於課業,在國中恩師的帶領下,課業上總有不錯的表現,在人際上,也有了很大的突破,記得還曾擔任二次的班長職業,而那是小學時想都不敢職位。 隨著高中聯考放榜,將自己帶到了另一個陌生的世界,展開了離家的高中生活。因為家中經濟狀況不佳,外出求學的自己,在金錢的花用上,常會思索其得來不易,因之,對於課業學習的用功程度,更甚於國中時期,還記得有蠻長的一段時間,常常一個晚上唸上八小時的書,這樣的努力,雖然少了課業補習的加持下,仍能與同學並駕趨,且在三年的住宿生涯後,順利考上高師特教系。 大學是個人生涯中的黃金時期,許多的事都在這個階段發生,如特教專業的學習、第一次戀愛經驗、活躍社團生活、個人生活價值觀確立及專業的再思索等。大學生活和先前的求學生涯,可說是大相逕庭,在這個階段,不再將時間完全投注於課業,對大學生活的期許及定位,是生命經驗的擴展及未來生涯的探索。因之,曾將許多的時間花在社團的參與和經營上,再者,也將多數的時間花在與人的接觸上,慢慢的發現,「人」的複雜性吸引了我的目光,而與人的互動則讓自己感動和成長。 |
諮商緣起 |
怎麼會走上心理諮商這條路呢?我會走進諮商領域與一部電影有關,在大學的時候,我看了一部電影「夜色」,描述一位心理師面臨專業困境,最後從中成長和學習的故事,這部電影讓我發現自己對心理師的工作型態是很喜歡的,能夠透過談話,因此見證一個人獲得成長與改變是非常動人的事。
同時,在大學這段時間,我發現許多同學在遇到一些狀況時,他們很願意來找我談談,談完後他們對自己的問題,就會有一些新的看法,這些經驗都幫我發現自己渴望成為一位專業的助人者。因此,在了解台灣當時心理工作師發展現況後,我就立下了十年內拿到心理師執照的願望,這個願望很順利地在2004年達成。 |
初期實務 |
一開始拿到執照,我仍在國中任職與輔導學生,也在醫院的精神科從事義務性質的心理治療工作,後來有機會轉任高師大的學生輔導中心的專任心理師,並在那裡服務了二年,接續一段時間我在原高雄縣的學生諮商中心,擔任行動心理師工作,過程中跑遍了高雄縣的國中小,進行了許多的初步會談、遊戲治療和心理治療工作。
隨著專業的成熟與發展,在2010年我和幾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在台南市開設台南市第一間的心理諮商所,也就是自然就好心理諮商所,到目前為止也超過了六年。在諮商所裡,我們服務的對象都是自費群眾,民眾們的所面臨的心理困擾議題形形色色,我們也為社會大眾及專業人員開辦了各種不同的課程。 |
專業發展 |
從事心理諮商工作這十多年來,很幸福的我能夠用很貼近的方式,陪伴許多民眾和兒童青少年,走過他們最艱困的生命經驗,讓他們從低點慢慢的往上爬升,在與他們一起面對生命經驗的同時,我的收穫很多。現在,我想透過現今便利的網路,將這些知識與學習,分享給更多人,另外,我也從事心理諮商專業督導近十年的時間,在督導的過程中,我陪伴許多新手和一線的輔導人員度過他們專業發展上的困境,在這個平台中,我也會將我在督導中的經驗,做最貼近治療現場的分享。
|
平台分享 |
最後,由於從事心理諮商這十多年中,我從每一個願意與我分享生命經驗的人身上,看到他們自己生命中的韌性,也深深的相信,只要人們能夠停下來,用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過去的經驗,就能夠從中找回屬於自己的正向力量,所以這個平台,我就用後現代治療中的賦能概念來定名,希望每個來到這個網站的伙伴,都能夠在這裡,找回你在生命中、親子關係裡、專業發展及組織運作中的正向力量,謝謝!
|
Vertical Div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