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
  • 近期開課
  • 近期邀約
  • 關於正奇
    • 我的故事
    • 學經歷
    • 服務項目
    • 學員回饋
    • 課程回饋表
  • 講座主題
    • 輔導知能
    • 親職講座
    • 企業培訓
  • 專業分享
    • 「活出自我」心理劇導演長期訓練團體
    • 滋養親子關係
    • 大眾心理健康
    • 企業組織攻略
    • 輔導專業札記
    • 正奇心情隨筆
  • 與我聯繫

如何面對孩子過大的情緒反應

7/28/2016

Comments

 
文/ 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一對關心孩子的家長與我進行諮詢,他們擔憂著孩子近日的表現,因為孩子敏感度很高,經常受周遭他人的言詞、舉動或聲音,就出現較大的情緒反應,他們不知道如何處理孩子這樣的情緒。我與家長分享,當孩子有情緒反應時,我們需要先區分,孩子這樣的行為是來自於常慣性的反應,還是情境性的反應。
以下說明慣常性反應與情境性反應的一般性定義與處理方式,供有興趣了解的讀者參考:

Read More
Comments

兒子,爸爸跟你說對不起

7/27/2016

Comments

 
文/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
由於工作的關係,我經常是晚歸的,回到家裡孩子通常睡了。一天我又晚回來,照理孩子應該睡了,我開始準備要洗澡,這時候就見到還不到四歲的兒子不理會媽媽的勸阻,匆匆忙忙地從房間跑到客廳來,接著開始組裝起他的積木玩具,我有一點生氣的告訴他,趕快進房間睡覺了,這個時間不可以出來「玩」。

Read More
Comments

關係中的期待

7/25/2016

Comments

 
文/ 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
在實務經驗中,我很常見到父母親對孩子的期待,這樣的期待帶給孩子莫大的壓力,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充滿著壓迫和不被認可。然而,這樣的期待,同樣存在於孩子對父母。
一位長輩告訴我,她是個不喜歡做家事,也不會想要煮飯的人,但文化中對「好」母親的期待,一直是能夠為子女煮好吃的飯菜、細心照顧子女等。她表示在目前的親子關係中,她就感受到這樣的壓迫。

Read More
Comments

面對他人處在情緒漩渦時,你可以怎麼做?

7/24/2016

Comments

 
​文/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這是一個常見的狀況,有可能是跟丈夫談今天發生不快的妻子
,或是跟父母訴說委屈的孩子…,但不知為何,談著談著你跟他之間的氛圍也變僵了,甚至你發現他不再說了,漸漸對方不願意找你談他的事情。 

一位母親跟我談起一個他和孩子之間的相處,她提到的情形是當孩子在有情緒時,常不知道怎麼做比較好:每當孩子有情緒時,如果孩子告訴她發生什麼事,則通常在後續對話中,孩子會越講情緒越大,或是講了幾句之後,就說不想跟媽媽講了!這時候被孩子拒絕的母親也覺得很生氣(因為孩子「講不聽」、又愛生氣),​同時也會覺得很挫折(因為孩子不再跟自己說話)。

Read More
Comments

孩子說的話

7/22/2016

Comments

 
文/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我有兩個寶貝,老二半夜還會起來喝奶,前天晚上她因為想喝奶,又有一些不舒服,​所以晚上連連哭醒了好多次,原本老大不太會因為妹妹哭而醒來,但那天可能是因為次數太多了,所以他就也被吵醒了,​過程中在妹妹幾次大哭之後,他不耐地喊了一聲「是又怎麼了」,我和妻子聽到不禁笑了出來。接著下一次妹妹又哭時,他又喊了一聲「吵死了」。

Read More
Comments

逆來順受的孩子,傷最重

7/19/2016

Comments

 
文 /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
今天一對父母帶著一對雙胞胎的兄弟來找我,他們主要的困擾是兩個孩子的手足競爭很嚴重。
媽媽覺得從嬰兒時期就開始這個議題,隨著孩子年紀的增長,這類的困擾問題愈來愈嚴重,父母提到家中的大兒子,從小就「最聽話」、也最老實,所以在這樣的手足競爭中,他們也覺得大兒子比較沒問題,只是覺得他在吃東西方面沒有節制、且常會出現咬指甲的狀況,而老二的狀況就很多,包含與哥哥間的衝突、在參與的同儕團體(包含家族中的小孩團體及外面的相關教育團體)造成紛爭、不順從父母等,總之父母親覺得二兒子的問題較嚴重,​所以他們傾向只處理二兒子的問題,在與父母及兩個孩子碰完面後,我與父母有一些討論。

Read More
Comments

和孩子玩遊戲—談談親子遊戲治療

7/18/2016

Comments

 
文 /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
今天和一個孩子進行遊戲治療,孩子開心的跟我分享,說媽媽最近不知道怎麼了,竟然買了一堆玩具,還說要陪自己和姐姐玩。在遊戲中,他和我他分享了他的開心,也讓我想到在與孩子一起工作的過程中,我時常會問問孩子,你的爸爸媽媽會和你一起玩嗎?你猜猜看,有多少孩子說「有…」。雖然沒有正式的統計分析,但在我的實務經驗中,​不到一成的孩子會說爸爸媽媽在生活過程中會陪他玩遊戲。

Read More
Comments

學習心理劇對助人工作者的影響~以個人經驗為例

7/18/2016

Comments

 
文/ 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我與心理劇的接觸是從碩士班開始,當時為了符合團體課程的需求,參與了生平中的第一個團體,而這個團體就是心理劇。從那時參與至今,也將十五年,這段過程中,自己歷經初期的陌生、不安、擔心,到自在、成長、收穫與傳承等各種階段。與心理劇接觸的這段經歷,是個人頗為珍惜的生命經驗,慶幸自己有機會接觸到這個充滿力量和真實的治療取向,而這也是這幾年學習助人工作中,最為欣喜的學習與成長經驗。

​      
心理劇幾乎可以說是自己專業學習中,最重要的一環。在心理劇場中,不論是在舞台上或舞台下,對自己來說,參與其中生命就跟著流動和轉變。​回顧整理這幾年來,心理劇對自己的影響,以下從個人和專業兩個部份來說明:

Read More
Comments

為什麼是心理劇?

7/18/2016

Comments

 
文 / 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
為什麼會選擇心理劇成為我專業生涯中的一個重要專長呢?其實,如果從我小時候的害羞、不擅表達的特質來看,心理劇不會是我的專業成長的選項,但在因緣際會下,​心理劇就闖進了我的專業生涯,更也闖進了我的生命經驗。

Read More
Comments

接納彼此的差異

7/17/2016

Comments

 
文 /曾正奇諮商心理師
​
在我諮商的經驗中,不乏遇到伴侶之間因為觀念分歧,即使彼此十分相愛,但相處仍是出了問題。今天我和一對情侶進行會談,他們也遇到了類似的難題,只是過程中男友曾發生過因不坦承而傷害彼此關係的事件,讓原本彼此的信任感,變得非常薄弱,特別是女友對男友的信任。

Read More
Comments

你的工作夥伴具備高效團隊的要件嗎?

7/17/2016

Comments

 
文 /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在進到企業教育訓練場域後,我接觸了許多不同類型企業及教育訓練課程,有些企業的需求在員工工作態度改變、有的是著重客戶的經營、有些則是要提昇員工的情緒管理、減少壓力反應等,但企業單位最常提到的需求,其實是團隊的形成與凝聚。
​當然,深究企業組織的需求,我們會發現,其實這些需求之間環環相扣的,但可想而知的,最終想要「扣」住的就是員工產能的提昇。基於這樣的想法,所以許多企業主想到的就是透過教育訓練解決團隊的屏障,提昇團隊的產值。

Read More
Comments

20分鐘的諮商演練,您能做什麼?

7/17/2016

Comments

 
文 /曾正奇諮商心理師
​
​今天一位因應徵工作需求的伙伴到諮商所找我,希望我針對他要進行的20分鐘的諮商演練,給他一些意見,在了解他的狀況後,我開始與他談談「20分鐘的諮商演練」,以我過去擔任主試者時的意圖和期待是什麼。接著我告訴他,短短20分鐘的演練,主試者基本上,不會要求你為演練情境中的案主解決問題,​因為那是不合理的期待 。

Read More
Comments

團體督導與個別督導那個好?(下篇)

7/15/2016

Comments

 
文 /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凡事有正面,就會有負面,接續上一篇,這篇說說團體督導的劣勢。


團體督導的劣勢:

(一)時間應用上的限制
在團督過程中,由於受督者較多,在時間的分配和應用上,較難顧及每一個受督者的需求,特別是在受督者都是新手時,面對許多治療的情境或是議題都感到陌生和困難時。因此時間應用上就會產生較大的困難,經常會出現時間不夠使用的狀況。在個督時,時間應用就是優勢,由於所有時間都屬於受督者一人所有,督導者能夠依照受督者的需求和議題的困擾程度,提供足夠的時間進行督導,​這對新手治療師來說,會感到較為安全、也獲得更足夠的協助。

Read More
Comments

團體督導與個別督導那個好?(上篇)

7/14/2016

Comments

 
文/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成為助人專業的過程中,相信「督導」這個詞大家不陌生,特別是實習階段,督導通常是新手助人工作者的重要支持力量與依靠,進入實務工作後,他也經常是實務工作者專業成長與發展的重要憑藉。今天有機會與督導的實習心理師,分享到個人專業成長過程中的受督經驗,也分享了成為督導後,在個別督導和團體督導中對於受督者的觀察。

Read More
Comments

身為父母,你有養兒防老的觀點嗎?

7/14/2016

Comments

 
早期的華人文化重視孝道,老一輩的人親子關係中,普遍存在著的觀點是養兒防老,也就是說自己年輕時養育下一代,希望年老時能夠變成下一代來奉養自己。自己在當了父親之後,對養兒防老有了一個新的體悟,以下做這個分享。

Read More
Comments

    作者

    我是曾正奇,這裡分享了我在生活、工作的心得與見聞,透過文章或影片方式分享,歡迎您來這裡交流!為保護個人隱私,有關案例分享,皆經過改編或整合多個案例經驗所撰寫而成。

    存檔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分類

    All
    企業組織攻略
    大眾心理健康
    正奇心情隨筆
    滋養親子關係
    輔導專業札記

歡迎蒞臨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EMAIL ADDRESSS  :haoyuchat@gmail.com)

加入正奇Line好友,與正奇一對一互動!
图片
圖片

「訂閱」正奇YouTube頻道,開啟「小鈴鐺」接收即時通知!
圖片

    ​現在就留下您的電子郵件信箱不定期收到正奇的最新的課程或講座通知。

提交
​Copyright ® 2016 曾正奇 版權所有.
Photo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from ulisse albiati
  • 近期開課
  • 近期邀約
  • 關於正奇
    • 我的故事
    • 學經歷
    • 服務項目
    • 學員回饋
    • 課程回饋表
  • 講座主題
    • 輔導知能
    • 親職講座
    • 企業培訓
  • 專業分享
    • 「活出自我」心理劇導演長期訓練團體
    • 滋養親子關係
    • 大眾心理健康
    • 企業組織攻略
    • 輔導專業札記
    • 正奇心情隨筆
  •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