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進到遊戲室,他僵直的站在門口,用眼睛的餘光看著眼前的玩具,在我的邀請下,他慢慢的走向玩具區,但一直杵在玩具前,沒有任何動作。而他的目光始終停留在飛標玩具上,在我的探問下,他點點頭表示想玩飛標…。''
一般,我們會透過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但我們也經常會發現,很多時候,基於各種理由,我們所說的話未必真的與我們內在狀態一致,不過,非語言經常透露出我們真正的心聲。
上次跟你談到透過語言向度,來判斷你與孩子的關係,這次我們就來談談透過孩子真實狀態的非語言訊息。我試著用幾個向度來談,也提出一些觀察的指標,讓你可以用觀察的方式,了解到孩子與你有多靠近。
一般而言,我們會用以下的幾個部份來觀察語言之外的行為。
身體語言
所謂的身體語言,包含身體姿勢、臉部表情、眼神反應、接觸動作等等,這些部份,我們都可以透過視覺的方式觀察。當我們透過這個向度來觀察我們與孩子的關係時,我們可以問問自己如下的幾個問題:
- 孩子的會談室裡,坐姿有比較輕鬆嗎?
- 孩子的身體肌肉有比較放鬆嗎?在遊戲室裡,孩子移動的範圍有比較大嗎?
- 孩子與你的眼神接觸有增加嗎?在會談中,談論到主要問題時,孩子願意與你有眼神交會嗎?談論某些主題時,你是否從孩子眼神中讀到「興趣」?
- 孩子在會談時,表情比較常出現笑容或其他愉悅的神情嗎?
- 在遊戲過程中,孩子與你有一些肢體上的接觸嗎?
- 在遊戲過程中,孩子玩具的選擇,是否從侷限到多元?
透過視覺角度的觀察,檢視孩子如上的身體語言訊息,或許可以幫助你判斷孩子與你的關係,這些反應出現,通常對於關係的增進都是有意義的。
副語言
副語言是去除掉語言內容(對於事件的描述)後,語言所傳遞出來的訊息,一般可能會包含說話的頻率、音調、音量、音質等等,它是藉由聽覺來加以區辨,通常透過副語言的了解,可以更深入的人們的情緒反應。對於關係的了解,我們可以問問如下的幾個問題。
- 孩子在會談過程中,音量是否加大?或更自在地展現他的聲音?
- 孩子是否更常用愉悅的副語言,回應你提出的詢問?
- 孩子在表達事務時,是否更常出現符合語言內容的副語言?如講到愉快的事時,有輕快的聲音,講到難過的事時,出現沉重的語氣。
- 孩子是否更少出現焦慮性的副語言?如講話頻率過快、音調不穩等。
透過副語言能夠對於個體狀態和情緒,有更多的了解,只是我們不常將注意力放在這個向度上,其實只要你願意嘗試注意這些聲音中的訊息,並將這些判斷的標準,用更有「意識」的方式加以應用,這對你評估與孩子的關係就有更多的了解。
時間與空間運用
時間與空間的運用,也經常能夠呈現出人們關係的遠近。例如,當我們願意花更多時間與某人相處,就代表我們與某人的關係是愈好。
在助人工作中,我們可以透過觀察,了解非志願來談者與我們的關係。我們可以試著詢問如下的幾個問題。
- 孩子能夠依照約定,進到會談室嗎?
- 孩子進會談室的時間是準時的嗎?還是經常拖時間不進來?
- 在會談室裡,孩子會急著想要離開嗎?還是想要待更久?
- 在會談過程或遊戲空間中,孩子與你身體距離是遠?還是近?孩子可以接受你適度地靠近他嗎?
- 在會談過程中,孩子的身體角度是經常朝向你?還是朝別的地方?
在關係中,其實非語言經常比實際語言更能呈現真實的狀態。當你與孩子工作一段時間後,試著透過前述的指標,評估你與孩子的關係,以協助你考量與孩子進一步的工作。感謝你的閱讀,希望這部份的訊息,對你有幫助,我們下次見!
相關文章
你與孩子有多靠近(一)?從語言向度看
正奇最新活動
2017年第三場/「活出自我」心理劇體驗工作坊
(已額滿)
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
**************************************
我是正奇
諮商心理師/輔導與諮商博士
專長:
兒童青少年及成人個別心理諮詢、
親職諮詢、企業培訓、心理助人專業人員培訓、心理劇實務
官方網站: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