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前兩天帶著孩子與家人一起到外地旅行,由於是夏季,所以家人選擇了有兒童戲水區的地方玩,兩個「小人」在水裡玩的不亦樂乎,雖然我只是陪玩的人,但看到兩個孩子興奮地玩水,也讓我不由得開心的「投入」其中。 文/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上次分享了空椅和心理劇的威力來自於對話的當下,這次我們談談另一個特性--情緒性。我們經常在處理「事情」,這當中包含了客觀、事務性的「事」,也包含了主觀、情緒性的「情」,但我們都很清楚,「事」好處理,但「情」關難過。 文/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前陣子遇到一個國中孩子,家長帶他來的主因是,經常性的負面的想法、或是灰色思想,在與孩子會談中,我們談論了他與父母的關係,他說其中一方算是親近,但另一個則是很少說話,孩子告訴我,顯少互動的家長對他常是動不動責罵,不論是他做任何舉動,總是一概地被否定,因此當他更大時,索性減少與他互動,這樣會讓自己覺得「安全」一點,減少被攻擊的機會。 文/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隨著孩子越來越大,對孩子的「要求」也日益增加,嬰兒時期,他只要好好吃、好好睡,我就心滿意足。但現在依孩子的「年紀」,我會想要他「做」更多,舉凡行為舉止、禮貌合作、時間遵守等,甚至是學習態度或成果展現,我都會想要求。 文/ 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和我同樣年代成長的人(50-60年代),或許都曾經歷過「竹筍炒肉絲」(即被竹製的器具體罰)的日子,對於打罵、高壓管教都不太陌生,或許許多人的內心深處,都還留有這樣的一段記憶或是恐懼。 文/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近兩年開辦了許多場次的心理劇和空椅培訓,在與伙伴一起學習的過程中,許多人經常會跟我談到,關於空椅和心理劇的神奇魔力,透過每一次的空椅對話或演出,總能讓許多人從中獲得洞察,對生活或關係有新的領悟。 文/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前幾天和一個近30年沒碰面的國中同學見面,不免又聊起我生涯轉換的故事。我從原本國中教職的「鐵飯碗」,換到目前四處流浪的沒飯碗,有時是有了這一餐,不知道下一餐在那裡。 文/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前陣子和家長討論到教養的議題,他們的兩個孩子,年紀相差二歲,經常會出現「公平」與否的問題,讓父母很困擾。一開始他們嘗試跟孩子說,父母同樣愛他們,所做的每件事都是「公平」的,但面對孩子關於生活細節的許多「執疑」,他們感到無力招架…。 文/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曾經遇到一個孩子,他的生活、學習、感情、人際等等,幾乎是亂成一團,父母心急的帶著他來找我,希望能盡快幫助他回復到以前的狀態,但幾次跟孩子談下來,他想要挽回感情、重新建立人際、學習上軌道…,他在意的事太多了,而這已經幾乎讓他卡在一個動彈不得的狀態。 |
作者我是曾正奇,這裡分享了我在生活、工作的心得與見聞,透過文章或影片方式分享,歡迎您來這裡交流!為保護個人隱私,有關案例分享,皆經過改編或整合多個案例經驗所撰寫而成。 存檔
四月 2021
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