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學過教育或心理學的人,多少都會聽過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這個詞,如果你上網搜尋一下,你會看到許多關於它的許多說明和解釋。
兩位心理學家分別是羅森塔爾與佳可伯森,進行了一個實驗。他們告訴一位小學老師,他所教授的兩班學生(智商分佈相同),其中一個班級特別優秀、聰明,接著讓這位老師對這兩班學生進行教學,經過一年半之後,對這兩班學生進行測驗,結果真的發現被告知「比較聰明」的這班學生,他們的智力成績真的高出另一班被宣稱「比較不聰明」的學生30個百分點以上。
文/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相信有學過教育或心理學的人,多少都會聽過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這個詞,如果你上網搜尋一下,你會看到許多關於它的許多說明和解釋。 兩位心理學家分別是羅森塔爾與佳可伯森,進行了一個實驗。他們告訴一位小學老師,他所教授的兩班學生(智商分佈相同),其中一個班級特別優秀、聰明,接著讓這位老師對這兩班學生進行教學,經過一年半之後,對這兩班學生進行測驗,結果真的發現被告知「比較聰明」的這班學生,他們的智力成績真的高出另一班被宣稱「比較不聰明」的學生30個百分點以上。
Comments
文/ 曾正奇諮商心理師
8月13日、14日舉辦了我在高雄帶領的心理劇成長與訓練團體,在團體暖身活動時,我帶了一個詢問其他人生命經驗的活動,細節在此不多說,這個活動的一開始,我們在談的生命經驗,比較偏向一些受傷、負面、困擾的經驗,透過這些經驗分享,讓我們彼此有機會相互傾聽、陪伴和支持,彼此產生了一些共鳴、了解。在這個活動的後段,一位伙伴問了大家一個問題,他想知道其他人在生命中是否有成功的經驗,我當下覺得這個問題問得太好了,因為當他一問之後,幾乎每個人都分享了屬於自己的成功經驗,頓時團體氣氛變得很不一樣,團體的動能和個人的力量跟著提昇上來,這樣的氛圍中,彼此有了不同的聯結和感受,感覺像是笑中帶淚或是淚中帶笑。總之,談起成功經驗,讓彼此的內在有了不同的轉變。 文/ 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時間過得真快,是否覺得還沒有放到假,怎麼一轉眼就要開學了,這週是暑假的最後一週,許多學校在週五就會有開學前的返校日,讓孩子回到學校中,進行收心的動作。你們家是否也開始準備要開學了呢? 文/ 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你喜歡聽故事嗎?相信許多人的答案都是肯定的。我們家兒子也很喜歡聽故事,在他比較小的時候,晚上的床邊故事,都在講三隻小豬、下一站紅氣球…,它們是有特定劇本的故事,但慢慢長大之後,他喜歡聽自己是主角的故事,每個晚上都會要我或妻子為他講,他如何在故事中行俠仗義的故事,在生活中,他也會跟我們分享他在故事裡發生了什麼事,經驗的什麼人、事、物。 文/ 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由於體認到兒童青少年的諮商、輔導工作,家長參與是重要的一環,所以從事心理治療工作以來,只要家長願意,自己都會邀家長加入輔導孩子的行列。早期自己接觸家庭,幾乎清一色都是媽媽帶著孩子來找我,但近年來,有愈來愈多的家庭,都是父母一起帶著孩子來找我的,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現象。 文/ 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這個暑假由於之前一位認識老師的推薦,自己有機會到高師暑期師培班上課,我認為願意利用暑假來上課的學生,不論他們來上課的動機強弱,我覺得都值得嘉許。這群學生的組成,與我之前在高師上的單一科系的學生不同,他們年齡曾從20歲到40歲都有,且科系也不一樣,有的是大學生、有的是研究生,甚至還有博士班學生。裡面有一些學生已經有代理、代課教師的經驗,不過這不是重點,我要講的重點是,這群學生在學習的動機上是比較強的,所以上起課來,我也覺得自己特別有勁,這是彼此互動下的結果。 |
作者我是曾正奇,這裡分享了我在生活、工作的心得與見聞,透過文章或影片方式分享,歡迎您來這裡交流!為保護個人隱私,有關案例分享,皆經過改編或整合多個案例經驗所撰寫而成。 存檔
四月 2021
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