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學過教育或心理學的人,多少都會聽過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這個詞,如果你上網搜尋一下,你會看到許多關於它的許多說明和解釋。
兩位心理學家分別是羅森塔爾與佳可伯森,進行了一個實驗。他們告訴一位小學老師,他所教授的兩班學生(智商分佈相同),其中一個班級特別優秀、聰明,接著讓這位老師對這兩班學生進行教學,經過一年半之後,對這兩班學生進行測驗,結果真的發現被告知「比較聰明」的這班學生,他們的智力成績真的高出另一班被宣稱「比較不聰明」的學生30個百分點以上。
後來他們將這班學生成功的結果,歸於實驗前所設定給老師的期望,由於這些期望,讓老師在潛意識中去幫助和鼓勵這群被宣稱較優秀的學生,學生因為老師的肯定、鼓勵,無形中增加了自尊與自信,學習動機也增強了,使得學習表現提昇,這現象又稱為自我應驗的預言。
從這個原理和實驗中,不知道你看到了什麼?預期真的會影響一個人的行為嗎?
這個老師因為被告知,他所教的這班學生比較聰明,或許在教學過程中,這群學生出現某些負面行為(如上課講話),老師仍是會用包容,甚至是正面解讀的方式(如他們在認真的討論我說的課程內容)來看待這群學生的行為,並提供更多的鼓勵與較多的幫助,最後真的帶來正面的效果。
因此,你對孩子(對方)的期待,將影響你與孩子(對方)互動時所展現的行為,而這些行為被孩子(對方)感受到,最後影響著孩子(對方)行為的展現,它的路線圖如下:
◎概念:你的期望→影響你的行為→孩子(對方)接收或感受你的行為→影響孩子(對方)的表現
◎舉例:你相信他是好孩子→你展現對他的包容和讚美→孩子感受到被接納和肯定→孩子展現出好行為
與其說你對孩子(對方)期望影響他的行為,倒不如說你真心的相信,影響了孩子(對方)的行為。
也就是當你真心相信孩子(對方)能夠做得好時,他就「真的」能夠做得好。在輔導工作中,我看到許多類似這樣的例子,當一個老師或家長,調整對孩子的負面觀點、對孩子「改觀」時,用不同的態度對待孩子,孩子經常都會變得不一樣。
我深深相信每一位家長都願意、也能夠展現出對孩子的正向期待與肯定,而這也為你們的關係與後續行為,帶來正向的結果。
別忘了!正向期望也適用於你的身上,當你對自己有正向的預期,也就是你認為自己辦得到!你也會採取能達成正向結果的更多行動,當你實際行動後,無論最後是否獲得你最初想要的結果,你會發現自己已不是停留在原點,而是更接近你的夢想,更棒的是:「你因為你的正向預期,採取正向行動,達成你的夢想!」
祝福你,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