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家長跟我反應,他孩子經常話太多,總是不斷地講話或發問,但細究下來,他的話語似乎沒有特別意義,所提的問題又不像「問題」,因為答案是孩子本來就知道的,或是依他的能力,根本就不需要問別人。長久下來,爸媽的os是「好煩哦!你可不可以不要再說、不要再問了,讓我安靜一下,好嗎?」
文/ 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有位家長跟我反應,他孩子經常話太多,總是不斷地講話或發問,但細究下來,他的話語似乎沒有特別意義,所提的問題又不像「問題」,因為答案是孩子本來就知道的,或是依他的能力,根本就不需要問別人。長久下來,爸媽的os是「好煩哦!你可不可以不要再說、不要再問了,讓我安靜一下,好嗎?」
Comments
文/ 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最近終於有一些時間,可以在傍晚帶著兒子去跑跳、運動。在這段過程中,他會安排他想要做的活動,或是打魔天球、或是跑步、踢球,他也會創造一些他喜愛的遊戲,並邀我一起進行,過程中可以感受到他的投入,也看到他充滿創意的能力。 文/ 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你覺得自己是成功的人嗎?你覺得你是個好媽媽(爸爸)、好太太(先生)、好兒子(女兒)、好員工(上司)嗎?前陣子跟一個伙伴會談,過程中他一直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他談到在許多角色中,他一直覺得應該要多做什麼或少做什麼,才比較「好一點」,在會談的大半時間裡,他一直跟我談論,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好,而他的情緒也一直處在低點。 文/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兒子喜歡玩黏土,每次在玩的過程中,總會開心地展示他的作品,給我和太太看。我女兒的操作還沒有哥哥那麼好,但常常在哥哥分享作品時,我女兒也會隨便抓一個玩具,跟著哥哥說類似的話,如「你看,這是我做的…」或「你看,我也會做…」等,她經常仿模著哥哥的行為和舉動,我們都覺得她很有趣,也很可愛。當然也會高興地回應她,她也做得很棒。 文/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前陣子與一個青少年會談,在結束前,由於他想講的部份,還沒有完全講完,所以我們約定了下次再繼續談這部份,接著我就和家長進行諮詢,過程中家長針對孩子的近況及個人的擔心做了說明,我們也做了一些討論。 文/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記得,我曾與一個國中生會談,我們談了一個學期,依照慣例,在結束會談前,我會問問學生過程中的感受。不過,青少年工作者都很清楚,這樣的詢問經常是不會有答案的,學生經常說了等於沒說,或許好一點會給個「還不錯」的回應,而「還好」則是最常見回答。 文/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最近有個朋友跟我分享,過去曾有一段時間,他受到身邊人的批評,在一開始,有人說他穿著太隨便,沒有顧慮情境或他人狀態,因著這樣的說法,他開始試著考量場合,穿著不同的服裝。一段時間後,他又聽到有人開始批評他的穿著太「高調」,明顯地是在引人注意。當聽到這些聲音後,真的讓他很不知所措,因為不論怎麼做,都有人有意見。 文/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一天晚上,太太抱著女兒在客廳,當天下著大雨,接著出現了閃電和打雷,這應該是女兒第一次經驗到駭人的閃電光影伴隨著大雷聲,這讓她很害怕,整個人緊張地蜷縮在媽媽懷裡。後來,只要是下雨的日子,她都會顯得不安,並跟我或太太說,她怕下雨。一開始我們很納悶,下雨怎麼會讓她有這種反應。後來我與太太推論,她應是怕下雨時的閃電與打雷聲。 文/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情緒反應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是再自然不過的現象,但你有想過情緒是從何而來?又如何展現出它的「樣子」?在談這部份之前,先跟你分享我們女兒的情緒反應。我女兒目前兩歲多,記得前一陣子,在她受到某些事物的影響,而生氣、抓狂時,她經常會出現尖叫、哭泣,甚至會有咬自己手的行為出現,她透過這些方式來表達她的情緒,這就是她回應外在刺激或內在不舒服的方式,暫且不論對錯,這是她表達情緒的展現方式。 |
作者我是曾正奇,這裡分享了我在生活、工作的心得與見聞,透過文章或影片方式分享,歡迎您來這裡交流!為保護個人隱私,有關案例分享,皆經過改編或整合多個案例經驗所撰寫而成。 存檔
四月 2021
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