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與一個青少年會談,在結束前,由於他想講的部份,還沒有完全講完,所以我們約定了下次再繼續談這部份,接著我就和家長進行諮詢,過程中家長針對孩子的近況及個人的擔心做了說明,我們也做了一些討論。
在與家庭一同工作的過程中,經常遇到類似上述方式,處理孩子事務的家長,他們的作法通常是「在背地裡為孩子做事」(或許是做某些決定或某些安排),我知道他們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孩子好,但如果你曾「身歷」孩子角色的經驗,你就會知道箇中滋味。
一方面,就像我在當中的角色和感覺一樣,另一方面,如果孩子知道家長「為他做的事」,我想他當下的心情,就更加複雜了。我先說一下我個人當下的狀態,當得知家長要做調整,我想到的是我與孩子的約定,我無法當面跟他溝通,再者,由於家長的處理,又需要「為我」說一個「謊」,這不是我的本意,但我卻要處理孩子覺得我「爽約」的情緒。
對於孩子(或被代為決定的人)來說,經過父母(或代做決定的人)這樣的處理方式,孩子通常會有以下幾類的感受或狀態。
*無力化
許多青少年孩子在諮商時,都會跟我反應父母在做有關的他決定時,都不會跟他討論,既使自己有表達意見,通常也都會以「不足採信」結尾。或許對父母來說,因為他們的經驗比較豐富,對於生活事務的考量,思慮比較周詳。
對孩子來說(特別是青少年以上的孩子),與自己有關的事情,無法參與討論和決定的過程,會讓孩子覺得面對生活是無力和無奈的。即使父母的考量再好、再符合孩子的需求,可孩子可能還是很難感受,所以最後帶來的結果,通常是讓孩子覺得自己是無能的,甚至因而產生了對自己或是父母的憤怒。
*弱勢化
多數的父母,通常都很願意為孩子付出,因此會為孩子考慮很多、多做很多。一般來說,孩子愈小愈需要父母的照顧,包含生理性或心理性,但隨著年紀的成長,很多事孩子已經可以自己完成,更需要為自己負責,但如果採取類似剛剛例子中的作法,就是在孩子不知情的狀況下,幫孩子做決定或選擇的話,那麼這些舉動,無疑的是對孩子的不信任。
透過這樣的歷程,孩子一方面學習到在關係中,可以不用考量對方的狀況,另一方面,孩子也可能因為與自己有關的選擇或決定都不是自己做的,所以自己也可以不用負責。這樣的結果,也使得孩子一直長不大,因為他並沒有機會練習為自己做決定,並負起責任。
*封閉化
許多父母會跟我反應,孩子經常遇到什麼事都悶不吭聲,不知道怎麼辦才好。當得知這個訊息後,我在與孩子諮商的過程中,會進一步確認孩子這部份觀點,經常得到的答案是之前說過了,但沒有用,所以索性後來就不說了,反應父母也不會聽、不會在意。
如果我們再回頭看看父母與我們的溝通方式,我們多少也會發現,與孩子的反應模式,有一些「雷同」之處,就是父母在做與孩子相關的決定過程中,並試圖與孩子好好討論、溝通,而是在背地裡進行著與孩子有關,但孩子卻是全然不知的行為或決定。
所以在這樣的溝通經驗中,孩子或許就學習到與人相處時,不太需要跟對方討論或溝通,而這樣的狀況,就逐漸的造成孩子在親子溝通(或人際關係)過程中,出現封閉、什麼都不說的現象。
其實我很清楚,父母在為孩子做決定前,絕非是想讓孩子過得不好,但我們又矛盾的發現,許多背著孩子所做的考量,既使最後的結果再好,孩子經常都是不領情的,因為最初他們並沒有參與其中,更多的是在過程中感受到不被尊重和信任。
因此,我的想法是不論是親子、家人、伴侶,或甚至是一般的人際關係,當我們要做的決定與某人有關時,最好能夠讓當事人參與其中比較好,除非他已經「沒有」選擇、判斷或自主能力,例如嬰幼兒或所謂心神喪失、精神耗弱之人。畢竟,在尊重的前提下,所付出的愛,才是更滋養並鼓勵成長的。
正奇最新活動
106/8/18【個別諮商中的空椅子】--心理劇與完形的應用/高雄場
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
**************************************
我是正奇
諮商心理師/輔導與諮商博士
專長:
兒童青少年及成人個別心理諮詢、
親職諮詢、企業培訓、心理助人專業人員培訓、心理劇實務
官方網站: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