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
  • 近期開課
  • 近期邀約
  • 關於正奇
    • 我的故事
    • 學經歷
    • 服務項目
    • 學員回饋
    • 課程回饋表
  • 講座主題
    • 輔導知能
    • 親職講座
    • 企業培訓
  • 專業分享
    • 「活出自我」心理劇導演長期訓練團體
    • 滋養親子關係
    • 大眾心理健康
    • 企業組織攻略
    • 輔導專業札記
    • 正奇心情隨筆
  • 與我聯繫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

12/28/2016

評論

 
文/  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在這十幾年來的諮商工作中,正奇最常與「小馬達」一同工作,小馬達就是被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症的孩子(會被稱為小馬達是因為他們經常動個不停),要陪伴他們成長,父母和老師都需要費很大的力氣,過程是極其辛苦,但如果我們夠了解這類孩子,其實孩子本身也非常辛苦。

深入瞭解
評論

當孩子需要精神藥物時

12/27/2016

評論

 
文/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在學校進行個案研究、專題講座、親職教育時,經常會有導師、輔導老師、父母問我,一些關於精神藥物使用的問題,包含孩子需要服藥嗎?吃藥會有副作用嗎?吃藥會成癮嗎?需要一直用藥嗎?等等的問題,這些詢問是否也在你的助人專業中出現,這些問題確實困擾了不少的老師和父母。

深入瞭解
評論

為什麼要先照顧好自己?談關係中的「先私後公」

12/26/2016

評論

 
​文/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

「由你玩四年」的大學生活,對我來說算是人生中的黃金時期,因為與高中相較,少了每日的考試和繁重的升學壓力,更重要的是自己參加了童軍團,它的特色是活動多、紀律高及服務勤,也讓我的大學生活過得更充實、快樂。童軍團每學期都會辦全團露營,在兩天的活動中會有許多小隊競賽、搭帳、野外求生、建工程,例如由伙伴自己搭建餐桌、高架灶等,以及各式大地活動等等。

深入瞭解
評論

孩子不乖,我打他ok嗎?

12/22/2016

評論

 
文/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你是否曾動用過「暴力」來管教小孩呢?在我們過去的年代中,打小孩是常見的事,且不論在學校和家庭中,這個選項通常都是大人們教養的首選,因為只要一打,孩子的問題行為就會減少,甚至是馬上不見,但責打孩子的教養行為,卻可能帶來許多的副作用。

深入瞭解
評論

孩子需要的是什麼?

12/19/2016

評論

 
文/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
為了照顧小孩,我太太這兩年來留職停薪在家,很感謝她願意這樣做,因為我知道全職照顧小孩的辛勞,絕對不亞於上班工作(當然,職業婦女工作、家庭兩頭燒,壓力更是不小)。最近我們在討論,是否在這次的留停後,太太要開始回到職場工作,但家裡的兩個小孩其實都還小,如果太太真的回去上班,許多時候為了工作,必然犧牲陪伴孩子的時間。有時,孩子的心理需求也很難顧及。因此,在經濟和照顧孩子之間,我們需要有一些的取捨。

深入瞭解
評論

跟孩子一起重新長大

12/15/2016

評論

 
文/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
這學期兒子開始去上幼兒園,園裡的課程很多元,經過一段時間適應,他現在很喜歡上學。近日他經常會問我和太太一些他學到的東西,例如他會問英語數字怎麼唸、數學加法如何等等,隨著他的詢問,我在回應的同時,也想起了過去「小時候」在學習這些個東西的歷程,雖然他問的數學是我小學階段學的,而英語則已經是我國中時學的。隨著他的詢問,我也跟著在「複習」這些過去所學,更特別的是當他問的東西,是我已經遺忘(因為太少用)或是以前根本就沒有學過的,我似乎有了一個重新學習的機會。

深入瞭解
評論

受輔者一直自信心低落怎麼辦?

12/13/2016

評論

 
文/ 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一位受督者跟我談到他輔導孩子的情況,他說在與孩子接觸一段時間後,他發現這個孩子的自信心低落,因此,在與孩子工作的時候,他竭盡所能在與孩子的談話過程中,找到孩子的優點,並給予大量的鼓勵和肯定,但工作一段時間後,雖然他覺得多少有進展,但是孩子的負面自我評價仍高。經過評估後,他認為孩子的自信心議題,與媽媽對待他的態度有關。在考量他與孩子的工作經驗及相關評估後,他認為下階段的工作重點,應該放到與媽媽一起工作。

深入瞭解
評論

看過程還是看結果?

12/12/2016

評論

 
文/ 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有一個爸爸一直覺得他的孩子不夠勇敢,他擔心孩子未來無法面對競爭的世界。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他得知深山中的寺廟裡,有一個老和尚很能訓練人們的勇氣,於是他費盡了千辛萬苦找到了這個和尚,並懇求和尚能夠幫助他的孩子,讓孩子在和尚的教導下,獲得更多的勇氣。

深入瞭解
評論

在接納之後

12/9/2016

評論

 
文/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
有幾位伙伴對於上週的文章「你接納自己嗎?」有一些想法,他們的共同疑問是在自我接納後,人們會如何?或是關於接納或自我接納,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深入瞭解
評論

有溫度的盡責任

12/6/2016

評論

 
文/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那天傍晚為了買東西,我騎車出門,回程時想趕快回家陪小孩。一不注意就紅燈右轉,更不巧的是就有警察在那裡等著我,於是我被攔了下來,接續的事情大家都很清楚。我想分享的是在那過程中,警察先生一臉不悅用著不耐煩的口氣(或許他工作真的太累了),要我拿出證件,回顧我當時心中的感受,一方面覺得自己做錯事,覺得很不好意思;另一方面,我知道他一位盡責的警察,他認真執行他要做的事。我確實是做錯事,理應受罰,只是他的態度,讓我很不舒服。整個過程,就在一個讓我很想逃離的狀況下結束。

深入瞭解
評論

    作者

    我是曾正奇,這裡分享了我在生活、工作的心得與見聞,透過文章或影片方式分享,歡迎您來這裡交流!為保護個人隱私,有關案例分享,皆經過改編或整合多個案例經驗所撰寫而成。

    存檔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二月 2017
    一月 2017
    十二月 2016
    十一月 2016
    十月 2016
    九月 2016
    八月 2016
    七月 2016

    分類

    全部
    企業組織攻略
    大眾心理健康
    正奇心情隨筆
    滋養親子關係
    輔導專業札記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
Creative Commons使用的相片來自 ulisse albiati
  • 近期開課
  • 近期邀約
  • 關於正奇
    • 我的故事
    • 學經歷
    • 服務項目
    • 學員回饋
    • 課程回饋表
  • 講座主題
    • 輔導知能
    • 親職講座
    • 企業培訓
  • 專業分享
    • 「活出自我」心理劇導演長期訓練團體
    • 滋養親子關係
    • 大眾心理健康
    • 企業組織攻略
    • 輔導專業札記
    • 正奇心情隨筆
  •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