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終於有一些時間,可以在傍晚帶著兒子去跑跳、運動。在這段過程中,他會安排他想要做的活動,或是打魔天球、或是跑步、踢球,他也會創造一些他喜愛的遊戲,並邀我一起進行,過程中可以感受到他的投入,也看到他充滿創意的能力。
那天,在運動完回家的路上,我和兒子邊走邊聊,雖然感受到他的疲憊,但也感受得到他的心情很好。走著、走著兒子不知道想到什麼事,突然跟我說:「爸爸,我長大之後,可能還會是班上最矮的…」,他的話一出,我立刻感受到他對於身高的「擔心」(雖然不至於過大)。
我先是反應了他的表達,接著我告訴他:「即使你可能是最矮的,那也沒關係,爸爸還是一樣很愛你,而且身高不高,並不影響你要做的許多事…」。或許,兒子未必聽懂我對他說的話,但他應該感受得到我對於他身高的態度和接納。
每個人隨著年紀的成長,接觸的人會愈來愈多,感受到他人或環境給予的訊息量也愈來愈大,這些訊息包含環境的規範(如什麼事可以做、什麼是違規等)、社會的價值(如美或醜、善或惡、成功或失敗等等)、他人的評價(如好或壞、喜歡或不喜歡等等)、同儕的比較(如高或矮、厲害或笨拙、聰明或遲鈍等)等等。隨著這些訊息的接收,他可能因此受到某些「壓力」。
在兒子還沒上幼兒園之前,我沒印象他有想過他的身高與其他周遭人的相較如何,但當他踏入幼兒園之後,馬上就有機跟其他同儕做相較,如果這時候周遭有大人,開始用一些言語來加以「評價」的話,我想原來這些外在、客觀、中性的訊息,就會開始為他帶來壓力,或漸進的形成內在的自我評價。
我曾在過去的文章中談過,重要他人的評價是孩子形成自我概念的重要來源。在面對兒子對他自己身高擔心的歷程中,身為兒子重要他人的我,就得去思索在「身高」這個概念上,我想要傳遞給兒子什麼樣的訊息與評價。
再者,我對於「在意兒子身高」這件事,最終背後的意圖為何。因為我這些內在狀態,會影響我傳遞給兒子的訊息,並因此影響兒子在接收這些訊息後的感受。
在與兒子互動的當下,我的回應試圖傳遞給兒子以下訊息:「身高不是代表一個人的全部」、「雖然有些人很在意身高條件,但我並不太在意它」、「高矮並不是判別一個人價值的標準」等。
再者,我最想傳達給兒子的是『在「在意身高」這件事上,我不在意外在價值或他人對你的評價如何,我更在意的是你的感受如何」、「我在意「你這個人」,更甚於我在意「你的身高」,因此我不會因為你身高的外在條件,而批評你或不愛你』等。
當我清楚我背後這些思考後,我需要在與兒子互動的同時,適當地、不斷地、一致性的傳遞出我這些內在的價值,之後它們才能夠漸漸地被我兒子內化成他自己的自我評價標準。
當這一天到來時,我相信我兒子對於身高這件事,就不會那麼容易地受到周遭環境的「動搖」,也就是不會那麼容易地因為別人的一個評價或批評,就影響他自己的標準和感受。
當你聽到周遭他人用某些標準評價自己,甚至是否定自己時,如果你聽見、也懂了,其實你是有一些機會,適時的給予一些回應,讓對方知道,在他的外在世界中,還有一些人用不同的標準在看待他。
當然,如果這個人是你的孩子或學生的話,你的回應對他們就會有很大的影響力,如果他們只是你的朋友或同事,雖然你觀點的「力道」會小一點,但我相信對他們來說,還是一種溫暖的語言。
相關文章
你怎麼看孩子,他就怎麼看自己
正奇最新活動
106/9/24「活出自我」一日心理劇體驗工作坊line@搶先價600元
106/8/18【個別諮商中的空椅子】--心理劇與完形的應用
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
**************************************
我是正奇
諮商心理師/輔導與諮商博士
專長:
兒童青少年及成人個別心理諮詢、
親職諮詢、企業培訓、心理助人專業人員培訓、心理劇實務
官方網站: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