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
  • 近期開課
  • 近期邀約
  • 關於正奇
    • 我的故事
    • 學經歷
    • 服務項目
    • 學員回饋
    • 課程回饋表
  • 講座主題
    • 輔導知能
    • 親職講座
    • 企業培訓
  • 專業分享
    • 「活出自我」心理劇導演長期訓練團體
    • 滋養親子關係
    • 大眾心理健康
    • 企業組織攻略
    • 輔導專業札記
    • 正奇心情隨筆
  • 與我聯繫

空椅和心理劇的威力從何而來?(一)談當下性

7/10/2018

Comments

 
文/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近兩年開辦了許多場次的心理劇和空椅培訓,在與伙伴一起學習的過程中,許多人經常會跟我談到,關於空椅和心理劇的神奇魔力,透過每一次的空椅對話或演出,總能讓許多人從中獲得洞察,對生活或關係有新的領悟。
圖片
許多伙伴也很好奇,究竟這樣的歷程是怎麼產生的?從這段時間的培訓經驗中,我找到了可以「解釋」的角度,今天想跟你談談這部份的發現。
 
曾跟我們一起學習的伙伴,或許你都會記得,我經常會帶著大家一起回顧空椅操作或導劇歷程,並區辨在治療中或是演出裡,關於「談論」和「對話」的差異,我想空椅和心理劇一部份魔力就在這裡產生,怎麼會這麼說呢?
 
空椅和心理劇,同屬於經驗性的療法,即在治療或演出的歷程中,讓人們藉由情緒性經驗,而不只是認知性理解,來獲得洞察或改變。非經驗性的治療,較常透過生命經驗的闡述、解釋或談論等路徑,引導人們從認知改變,再影響後續的行為。而經驗性療法,之所以會有威力,或被稱為魔力,是因為它們透過對話方式,來引發後續的改變。
 
我用以下三個特性:當下性、情緒性、互動性,來說說「對話」與「談論」的區別。今天我們就先談當下性:
 
很清楚地,當我們在談論一件事情時,這件事通常是已經發生,或未來即將發生,但如果是在治療或演出中進行對話時,很明顯這個對話是在當下發生的。
 
舉例來說,當我們要處理來談者(或主角)與重要他人(如父親)的關係時,透過談論的路徑,我們會邀請來談者去聊他與爸爸如何相處,爸爸如何對待他,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等等。透過這樣的方式,我們能做的是讓來談者澄清、理解過去與爸爸的相處模式,藉由這樣的回顧,或許是為了形成新的洞察和重新看待,但從時間和反應的角度來看,他們都是屬於比較「遠」經驗的。
 
因為這些互動狀態,不是發生在過去,就是還沒有發生,反應是無法即時的。
 
接著我們來看看,如果透過對話、聚焦當下的話會有什麼不同。當我們要處理來談者與爸爸的關係時,我們透過擺出空椅或是演出對話的方式來呈現,這時候來談者和爸爸的關係,是活生生的展現在對話的當下,因此馬上就可以加以反應、調整和改變。
 
從時間和反應的觀點來看,它們是立即可以回應、修正的,所以是屬於「近」的經驗。
 
逝者已矣,來者未見,唯有當下、立即性的經驗,才是真正屬於我們可以掌握的部份。空椅和心理劇透過對話的形式,讓來談者或主角掌握最立即、可改變的部份,藉此讓卡住生命經驗的改變成為可能。下次我們再來談對話的另一個特性—情緒性。

正奇最新課程
​​0818走向案主「初次晤談實務」(早鳥優惠倒數中)
0908&1110兩場次「活出自我」一日心理劇體驗工作坊

「活出自我」心理劇導演長期訓練團體-進階
「活出自我」心理劇導演長期訓練團體-初階
「經驗與賦能​」督導團體

心靈課程分享
「從無感到五感」個人探索團體

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
**************************************
我是正奇 
諮商心理師/輔導與諮商博士

專長:
兒童青少年及成人個別心理諮詢、
親職諮詢、企業培訓、心理助人專業人員培訓、心理劇實務
官方網站: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

立即點擊下方連結,用 LINE 訂閱我的文章或短片
​http://bit.ly/doctseng
Comments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作者

    我是曾正奇,這裡分享了我在生活、工作的心得與見聞,透過文章或影片方式分享,歡迎您來這裡交流!為保護個人隱私,有關案例分享,皆經過改編或整合多個案例經驗所撰寫而成。

    存檔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二月 2017
    一月 2017
    十二月 2016
    十一月 2016
    十月 2016
    九月 2016
    八月 2016
    七月 2016

    分類

    全部
    企業組織攻略
    大眾心理健康
    正奇心情隨筆
    滋養親子關係
    輔導專業札記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
Photo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from ulisse albiati
  • 近期開課
  • 近期邀約
  • 關於正奇
    • 我的故事
    • 學經歷
    • 服務項目
    • 學員回饋
    • 課程回饋表
  • 講座主題
    • 輔導知能
    • 親職講座
    • 企業培訓
  • 專業分享
    • 「活出自我」心理劇導演長期訓練團體
    • 滋養親子關係
    • 大眾心理健康
    • 企業組織攻略
    • 輔導專業札記
    • 正奇心情隨筆
  •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