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越來越大,對孩子的「要求」也日益增加,嬰兒時期,他只要好好吃、好好睡,我就心滿意足。但現在依孩子的「年紀」,我會想要他「做」更多,舉凡行為舉止、禮貌合作、時間遵守等,甚至是學習態度或成果展現,我都會想要求。
當我有這樣的發現後,開始嘗試與兒子「溝通」,一方面了解他的感受,另一方面,我也嘗試將我的內在的想法和感受跟他說明。
或許不可避免的,我們都會因為人們的某些「行為」、「反應」,而形成我們對他的看法,或是我們與他們的關係。
但當我們只單獨的用他們的「所為」(doing),來評價他們的好壞或對錯時,經常就會忽略了他們的「存在」(being)。那個他們不用做什麼、表現什麼,我們同樣都會愛著他們的這個「人」。
當我有這樣的覺察時,我跟兒子說,雖然爸爸會因為你某些行為或反應而生氣或是唸你,但是「無論如何,爸爸一樣愛你」。雖然我不確定他聽懂了,但我真心想要讓他知道這個訊息。
或許,我自己需要不斷的調整我所看重的價值,或所接受到的社會標準,如行為好壞、時間觀念、成就高低等,才能以更屬於他真實存在(being)的角度,來與他互動及情感交流。
當想到這裡,我也想起了許多實務工作中的孩子,當父母採取了某些價值或標準時,這些孩子經常在父母的眼中是「一無事處」,因為他們的展現一點都不符合父母和社會期待。
多數父母都是用孩子的所為(doing)來看待他,早就忘了孩子剛剛出生時的存在(being),那個不論他是如何,他一存在就會被父母所愛與接納的狀態。
這些孩子經常帶著這些的「內化」標準,長大之後也都用同樣的態度來對待自己,認為只要自己沒有做到什麼、沒達成什麼,就不應該、也不值得被愛,就連自己也不會愛自己、接納自己。
其實每個人的存在(being),都是值得的,值得被看見、被接納、被珍惜,而不是只有在做出了符合社會「價值」、「標準」、「規範」時,一個人才能被尊重、被肯定、被理解。
如果你經常否定孩子,甚至是否定自己,想想看是否你就卡在這個「所為」(doing),而不是處在「存在」(being)的觀點和態度中。若是如此,可以試著調整角度,重新看待孩子或自己。
正奇最新課程
0818走向案主「初次晤談實務」(尚有名額,額滿為止唷!)
0908&1110兩場次「活出自我」一日心理劇體驗工作坊
「活出自我」心理劇導演長期訓練團體-進階
「活出自我」心理劇導演長期訓練團體-初階
「經驗與賦能」督導團體
心靈課程分享
「從無感到五感」個人探索團體
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
**************************************
我是正奇
諮商心理師/輔導與諮商博士
專長:
兒童青少年及成人個別心理諮詢、
親職諮詢、企業培訓、心理助人專業人員培訓、心理劇實務
官方網站: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
立即點擊下方連結,用 LINE 訂閱我的文章或短片
http://bit.ly/docts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