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一個近30年沒碰面的國中同學見面,不免又聊起我生涯轉換的故事。我從原本國中教職的「鐵飯碗」,換到目前四處流浪的沒飯碗,有時是有了這一餐,不知道下一餐在那裡。
我個人的行事風格是較為嚴謹、框限不少的人,若是從小就認識我的人,更知道我生性害羞、不善人際。所以要從原本穩定、不需變動的環境,走到目前充滿變化、經常面對挑戰的世界。
我常形容自己的生涯轉換,是一個漸進式跳離的模式。從原來的國中教職,先轉到大專任心理師,之後走到跳脫固定薪的行動心理師,最後再來到目前毫無頭銜、到處打工的遊牧民族狀態。
在第一次的轉職中,我受到辦公室許多同事的支持,雖然他們很清楚我的轉換,將為他們帶來熟悉的工作環境帶來變動,但他們仍願意給予我這樣的寬容;第二次的轉職,同樣受到同校同仁的接納,他們知道我有更「遠大」(這個「遠大」,其實是看不見、不確定的)目標,所以也願意放我飛,後來的轉換,就來到無人管理、沒人理你的境地了。
當然在生涯轉換的過程中,另一半給我的無條件支持,及身邊親近友人的傾聽陪伴,都是讓我順利往前的重要因素。
想談談我這段生涯轉換的經驗,除了剛剛說到的同事支持及家人、朋友的心理後援外,其實背後還有一項支撐我的重要信念—後現代哲學。
透過後現代的接觸和學習,及應用在實務中來談者給我的生命回應,它們更是幫我的生涯轉換做了背書的動作。從後現代裡,我重新看待穩定工作或是生命價值,又從實務工作中,我愈來愈相信人們不應該只持有單一的價值或標準。
有個孩子在挑戰上學困難之後,他告訴我要「接受一個不同的想法」,當用這樣的角度來檢視我的生涯轉換時,我告訴自己,如何用不同的價值觀,來重新定位我的生涯或工作,我慢慢的接受,當我不再是一個國中老師時,我不再享有月頭有一筆固定薪資進到我的戶頭,我不再享有任何休假還有薪水可以領的「優惠」,但我工作內容選擇的自由度增加,某程度上,我可以選擇和我想要的人一起工作等等。
因為這些觀點的轉換,我不斷地在生涯路上,接受不同價值挑戰,不同標準的訂定。就這樣,離開公職生涯也超過十年。經常有人問我,如何看待這個選擇,我只能說生活真的和之前不一樣,是我喜歡的樣子,但對許多人來說,或許會是一個笨蛋的選擇。
隨口說說這段個人經驗,可能沒有什麼重點,但如果你曾想過要轉換生涯,或是你現在就面臨一個生涯的抉擇,我的經驗或許可以帶給你一些不同的想法。再者,如果你正陪伴孩子或預計陪伴孩子,與他們共同探討未來如何走時,或許看看我的生涯轉換,聽聽我價值轉變,可能可以讓你從中獲得一些訊息。
正奇最新課程
0818走向案主「初次晤談實務」
0908&1110兩場次「活出自我」一日心理劇體驗工作坊
「活出自我」心理劇導演長期訓練團體-進階
「活出自我」心理劇導演長期訓練團體-初階
「經驗與賦能」督導團體
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
**************************************
我是正奇
諮商心理師/輔導與諮商博士
專長:
兒童青少年及成人個別心理諮詢、
親職諮詢、企業培訓、心理助人專業人員培訓、心理劇實務
官方網站: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
立即點擊下方連結,用 LINE 訂閱我的文章或短片
http://bit.ly/docts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