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
  • 近期開課
  • 近期邀約
  • 關於正奇
    • 我的故事
    • 學經歷
    • 服務項目
    • 學員回饋
    • 課程回饋表
  • 講座主題
    • 輔導知能
    • 親職講座
    • 企業培訓
  • 專業分享
    • 「活出自我」心理劇導演長期訓練團體
    • 滋養親子關係
    • 大眾心理健康
    • 企業組織攻略
    • 輔導專業札記
    • 正奇心情隨筆
  • 與我聯繫

什麼?孩子突然說髒話?

12/7/2017

Comments

 
文/曾正奇諮商心理師

有個假日下午,我們家老大突然在遊戲的過程中,講了一句話「三字經」,讓我和太太都嚇了一跳,說嚴重也不是多嚴重,只是覺得怎麼會從他的口中講這樣的話,家裡沒人會這樣講…。
圖片
我剛剛的「驚嚇」經驗,許多有孩子的家庭都曾有過,或許我們會想,家中明明沒有人會講這種話,怎麼孩子會出現呢?

前陣子也有家長跟我說,他們家孩子目前小五,近日多次聽到孩子在家中講髒話,在學校裡也被老師糾正過,據孩子的說法,身邊很多同學都會講,而且他覺得只講一個「x」字,應該不算髒話,但家長已是一肚子火。

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接觸的環境,除了家庭外,還有學校、安親班、才藝班、補習班等。另外,除了和家人一起外,孩子也會有更多的同儕互動,總之,進入學習階段後,孩子已逐漸從家中的「無菌室」,接觸更大的環境、更多的人。

這是孩子成長的必經歷程,所以當孩子從外面環境帶回來一些「驚喜」,也是在正常不過的事。只是身為家長的我們,對於孩子這些的額外「學習」,我們可以怎麼因應呢?

以下提供我個人面對孩子這類行為的一些觀點,供你參考:

語言背後:理解語言、文字的約定俗成
每個文化都有髒話存在,不過細究髒話的來源和意圖,不少傳達著對於人類行為、關係或性別的污名化。

以我們的俗稱的三字經國罵來說,它就充滿著對於人類性行為及性別角色的負面標籤,如果你有時間,或許上網查查,這當中還有存在著許多的「知識」值得學習。

不過我想講的重點是,髒話的背後明顯受到文化、教養等觀點和價值的影響。當我們聽到孩子說髒話的同時,其實是勾起我們許多過去學習、他人評價及社會(習俗)約束。

當孩子髒話一出,可能引發我們某些深層的焦慮,因此造成我們的過度「處理」,也就是說我們因為被負面情緒淹沒,而失去理智進行處罰或言語責備。這樣的舉動,當然會帶來孩子的反彈行為,使得原本單純處理說髒話行為,演變成更大的親子衝突。

當我們要處理孩子這類行為前,需要先平緩我們的負面情緒,才不會因為想處理A行為,卻帶來B困擾。

行為背後:看見孩子、同儕的次文化
許多時候,深究孩子說髒話的動機時,其實並不如我們想的那樣,即孩子時常是不理解髒話背後的意義,我們經常會發現,孩子只是在尋求認同,一部份是認同大人,因為在有些家庭裡,確實大人是會說髒話的,孩子覺得當他可以講髒話時,代表著他也長大了。

同時,孩子也是在尋求同儕的認同,因為周遭的朋友都講,如果我沒有跟著說,那麼我和其他人就不一樣,朋友也不會喜歡我。

以上兩種認同的尋求,都可能造成孩子說髒話,當我們能看到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時,或許我們就不會那麼生氣他說髒話。

我們也可以跟孩子談小時候的你,是如何尋求大人的認同、又如何找到你在同儕中的定位,基於理解孩子背後需求的分享,更能夠打動孩子調整他講髒話的行為。

話語背後:聚焦親子、人際的尊重關係
話說回來,髒話之所以成為髒話,一定有它不被喜歡的地方。不論是我剛剛講的基於人們過去的學習經驗或是文化中的污名,總之髒話就是會引發人們可能的負面情緒,而情緒又是很主觀的,沒有什麼道理可言。

因此,關於說髒話這件事,或許我們可以跟孩子談談,髒話不被許多人接受,更不被人喜歡,或許你接觸的同儕,能接受彼此間用髒話來「問候」,但這並不代表其他人就能「接受」這些語言的出現。

如果家長是不能接受這些語言在家中出現,我們可以向孩子申明立場和態度,請孩子尊重家長這種主觀感受和需求,另外,也可以跟孩子討論,他身邊是否所有同儕都接受這些髒話的出現。

如果不是,他也需要尊重那些不想聽髒話的同儕,當然,也必需尊重學校或安親班裡的老師們。

我們可以跟孩子談談,當我們在表達語言時,也需要尊重聽到這些話的人,當有人不喜歡時,這些話就不應該在那個地方出現。我們尊重他有表達的權益,但他也需要尊重環境裡其他人的感受。

我在鄉下長大,髒話經常是大人見面時的問候語,小時候的我也會講髒話,但後來接觸的人不一樣了,原本的習慣也漸漸地改變了。

孩子跟你我一樣,都是隨著環境在成長和改變,當孩子講出髒話時,倒也也不用那麼驚慌,只要願意與孩子好好溝通講髒話這件事,找到調整之道,相信就不會是困擾了。

​​正奇最新活動
2017年第三場/「活出自我」心理劇體驗工作坊
(已額滿)

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
**************************************
我是正奇 
諮商心理師/輔導與諮商博士

專長:
兒童青少年及成人個別心理諮詢、
親職諮詢、企業培訓、心理助人專業人員培訓、心理劇實務
官方網站: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
Comments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作者

    我是曾正奇,這裡分享了我在生活、工作的心得與見聞,透過文章或影片方式分享,歡迎您來這裡交流!為保護個人隱私,有關案例分享,皆經過改編或整合多個案例經驗所撰寫而成。

    存檔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二月 2017
    一月 2017
    十二月 2016
    十一月 2016
    十月 2016
    九月 2016
    八月 2016
    七月 2016

    分類

    全部
    企業組織攻略
    大眾心理健康
    正奇心情隨筆
    滋養親子關係
    輔導專業札記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
Photo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from ulisse albiati
  • 近期開課
  • 近期邀約
  • 關於正奇
    • 我的故事
    • 學經歷
    • 服務項目
    • 學員回饋
    • 課程回饋表
  • 講座主題
    • 輔導知能
    • 親職講座
    • 企業培訓
  • 專業分享
    • 「活出自我」心理劇導演長期訓練團體
    • 滋養親子關係
    • 大眾心理健康
    • 企業組織攻略
    • 輔導專業札記
    • 正奇心情隨筆
  •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