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時間,我曾在一個安置機構裡,為孩子們的遊戲治療。有一次,由於約定的時間還沒有到,機構的孩子也剛從學校回來,還在進行其他的生活事務,所以我先上樓等孩子,結果在時間還沒到之前,與孩子一同居住的老師,匆匆忙忙地上樓找我,跟我說有兩個孩子吵架了,而其中一個是我要見面的孩子,她試著阻止孩子們的爭端,將兩人從「危機」中拉開,儘管其中一個孩子已經離開了現場,但另一個我即將要見的孩子,老師好說歹說的,就是不肯離開,且她愈勸說這個孩子的情緒就愈大,她只好上樓請我幫忙。
這是多年前一個與孩子互動的片段,但我仍有很清晰的記憶,因為這個過程,剛好印證了兒童中心學派(遊戲治療取向之一)的一個重要概念。
「只要同理的反映(應)孩子的感覺,時常就可以解除某些不舒服的感覺或減低某些需求的強度。」
其實這個的概念,不僅適用於孩子,也適用於與所有人的相處。很可能在你生命經驗中,是否曾有過一次,當你正經歷「強烈情緒」時,剛好有一個機會,你與一個好友(或家人),能夠好好的聊聊這個讓你不舒服的經驗。在過程中,因為對方的傾聽、理解和接納,雖然衝擊你的事情並沒有解決,但你開始覺得好一點,也開始能夠思考,接著你可以怎麼往下走。
在心理學領域中,有一種理論認為情緒是一種能量,它會隨著生活情境而波動,當情緒被激發時,代表這個能量被帶起來,透過個體的敘說,當他被傾聽、理解和接納之後,這樣的能量就有機會被宣洩,而情緒反應就會跟著緩和下來(就像我剛剛接觸的孩子一樣)。
基於這個概念,當你發現周遭朋友或家人正經歷情緒經驗時,別急著要他冷靜或跟他講道理。試著「聽懂」他的感覺、反應他的感受,那麼他的情緒就比較有機會降下溫度,不再向上飆升,或是持續墜落。今天跟你分享一個簡單的概念,或許在你面對他人的爆炸情緒時,可以派上用場。
2017.2.25~2.27【說故事、聽故事敘事治療的理論與實務】
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
**************************************
我是正奇
諮商心理師/輔導與諮商博士
專長:
兒童青少年及成人個別心理諮詢、
親職諮詢、企業培訓、心理助人專業人員培訓、心理劇實務
官方網站: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
立即點擊下方連結,用 LINE 訂閱我的文章或短片
http://bit.ly/docts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