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助人專業的過程中,相信「督導」這個詞大家不陌生,特別是實習階段,督導通常是新手助人工作者的重要支持力量與依靠,進入實務工作後,他也經常是實務工作者專業成長與發展的重要憑藉。今天有機會與督導的實習心理師,分享到個人專業成長過程中的受督經驗,也分享了成為督導後,在個別督導和團體督導中對於受督者的觀察。
綜合這些經驗,分享個人對於團體督導(簡稱團督)與個別督導(簡稱個督)的差異的看法。以下會團體督導的優勢和劣勢來看,在訊息的呈現上,團體督導的優勢,正是個別督導的劣勢,反之亦然。由於篇幅的關係,我在這篇文章中,先分享團體督導的優勢,下篇文章就分享團體督導的劣勢。
團體督導的優勢
(一)刺激多元角度觀點
團體督導由於參與的人數較多,從多位受督者不同的成長背景和學習經驗中,經常能夠反應出對同一案主的不同觀點,這有助於刺激提出個案受督者的多元角度思考,幫助受督者能夠跳多個人治療中的困境。有經驗的團體督導者,經常透過適時的引導所有受督者思考,讓督導的歷程、內容更加的豐富而多元。這項的優勢是個督者弱勢,因為在個別督導中,除了從受督者的觀點來看案主外,頂多只能夠加入督導者的觀點,所以角度上通常較為單一而侷限。
(二)獲取不同案主經驗
團督過程中,通常有不同的受督者,提出他們實務工作中的個案進行督導和討論,正由於參與的受督者多,所以參與其中的受督者,就能夠從別人提出的個案中獲得不同案主的工作經驗。舉例來說,在一次的團督中,可能有受督者提出ADHD案主的處理困境,而其他的受督者可能提出諸如亞斯伯格、選擇性不語症、憂鬱症等案主的處理困境。因此,參與其中的所有受督者,就能夠從中學習到不同類型案主的處理經驗,讓督導的歷程和內容更加豐富。反之,在個督中單一的受督者,只能夠學習到自己所遇到個案類型的經驗。
(三)應用多種督導形式
由多位受督者組成,所以在督導的方式上,能夠有更多種的應用,例如除了用IPR(人際歷程回憶)呈現治療實境外,團督過程可以應用角色扮演,讓受督者重演治療情境的歷程,從中獲得更多的體驗,又如採取三人式多重文化諮商員訓練模式(Pedersen,1977),可以讓其他受督者扮演利諮商員、反諮商員及諮商解釋者,讓督導的形式更加的活潑和聚焦於體驗,增進受督者對自我、案主及治療情境的覺察。這是一對一的個別督導較難做到的督導形式。
(四)獲得成員普同經驗
在諮商學習的過程中,不同階段的受督者,會有不同階段的困境,特別是在新手治療師階段,如果能夠聽聽別人和自己有同樣的困擾,對受督者來說,都會是一個有力的支持。團督正能夠提供這樣的普同環境,讓受督者能夠在督導中獲得共鳴和普同感,這對處於某些學習階段(如新手治療師、初學某學派等)或處理某些案主議題(如性侵害、自殺個案等)的受督者是重要的,這也是個督中無法提供給受督者的重要經驗。
謝謝您的閱讀,希望上述訊息對您有所幫助,邀請您寫下您的心得,並將它分享給您的學習伙伴。
團體督導與個別督導那個好?(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