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務工作中,我經常需要與家長談到「孩子是如何改變?」這件事,特別是處在「危機」中的家庭(如遭逢重大變故、孩子犯了一個大錯等)。因為在危機底下, 我們比較容易陷入失去「理智」或失序的狀態。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確實會發生很多事,特別是青少年階段,因為他們正從家庭、學校這兩個相對單純的環境,逐漸的走向更大、更複雜的社會。當孩子在面對交友、感情、生涯、學習及與性相關事宜時,他們會有很多的困惑和茫然。
基於他們的青少年次文化,他們經常選擇不跟身邊的大人求助。使得這段成長之路,就會發生許多造成父母、師長,還有孩子本身困擾不已的事。
回到我們剛剛談到的家庭,孩子出了「大事」,所以家長跟我討論是否需要讓孩子接受更「積極」的治療,包含藥物、電擊等等,或是他們需要改變對孩子的教養作法,如採用更嚴厲規定、或是減少對他的關愛。
家長急切想知道,到底他們應該如何做,才能夠讓孩子的負向行為快速獲得改變。
其實,這是一個難題,因為許多需要輔導介入的行為或事件,小至咬指甲、衛生習慣不佳、手足爭吵,大至偷竊、人際衝突、性騷擾、親子關係緊張等等,通常都不是一兩天造成,而是經歷一個漸進形成的過程,這些事件(或行為)都有它發展的時間、脈絡,因此一時之間要改變並不容易,更別說是要快速的改變。
談到個體行為的改變,一般來說,可以分為兩大類,包含外塑及內發。我先來談談這兩類改變的差別,外塑指的是經由他人的「幫助」,達到行為改變的目的,當中的「幫助」可能是透過教導、訓練或行為的增強(相關文章:培養孩子的好行為:行為目標設定與增強物的應用),當然,如我們所知,看似最速效的就是處罰,特別是責打,但就如我先前寫過的文章(孩子不乖,我打他ok嗎?),動手打孩子會有許多後續的「副作用」,我個人並不贊同使用。
再者,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外塑的改變是經他人的影響或控制,因此改變者要負責相對少,因此他可能比較容易隨著時間、增強物,或外在控制力的減弱等因素,出現行為消弱的狀況,也就是新訓練或改變的行為再度消失。
相較於外塑的行為改變,如果改變是來自內發,也就是說個體因為內在想改變而產生的改變,則通常其持久性或改變強度,都是比較好的。
但是,如何引發內在的改變動機,有時候是比較困難的。如果要以關係的角度,來引發個體內在改變,則我的想法是關愛與支持,通常是很重要的基石。
以親子關係來說,當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關愛,他們通常會發展出較高的自我價值感,當一個人自我價值較高時,他們就能夠發展出比較高的內控,亦即傾向把事物的結果,歸因於自己的控制,因此當要進行改變時,就比較能憑藉自己的力量來改變。
再者,當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則在改變過程中遇到挫折時,孩子比較能因為有「後援」,亦即父母的支持,而有持續往下努力的動力。
不過,相較於外塑所提供的訓練和增強是比較「客觀、」「有形」、「易操作」,要觸動內發改變的關懷和支持,則就是比較「主觀」、「無形」和「不易操作」。
今天跟你談到經由外控或內發方式來進行改變,兩者各有其特性和優缺,要如何選擇或運用,都是我們值得思考的議題。
因此,當某些負向行為已經出現,要進行改變都需要花時間,如果你想要比較明確、容易控制或操作的,則你可以採取外塑的改變,如果你想要引發的是持久、延續性的改變,則你就需要透過關係中的關愛與支持,以觸動內發的改變動力。感謝你的閱讀,希望這個分享對你有幫助。
最新活動
2017年第三場/「活出自我」心理劇體驗工作坊
https://goo.gl/YVCWuG
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
**************************************
我是正奇
諮商心理師/輔導與諮商博士
專長:
兒童青少年及成人個別心理諮詢、
親職諮詢、企業培訓、心理助人專業人員培訓、心理劇實務
官方網站: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