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剛就業的年輕人跟我說,他被爸爸騙了很久,我感到好奇的問他,他表示從小爸爸就要他好好讀書(我心想這不是很正常、很正確的嗎?),但長大工作後,他才發現過去他所認真的事,並沒有為他的就業帶來「幫忙」,反而是他投入網路世界發展出來的能力,那些本來被認為是「不務正業」的部份,大大的幫助了他的工作和生涯。
上次跟你談到,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從以往的大人口中,獲得了不少「危險」、「恐懼」和「限制」的想法和信念。當我們長大之後,或許我們也在不知不覺中傳遞了許多這類的信念給我們的下一代。今天我想跟你聊聊,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傳遞那些「限制」信念給孩子們,當然也用來檢視一下,那些是過去大人注入在我們的腦袋瓜裡的。
如上篇(大人傳遞給我們什麼?)所言,我們會基於個人的意圖、經驗及潛意識等因素,而產生許多這類信念或想法,並將它們傳遞給我們的下一代。我將它們概分為以下幾個常見的主題。
生涯發展:跟個人工作、生命階段有關的想法,這類的想法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每個人的職業生涯,最好從一而終;某類工作只適合某種人去做之類的。
感情關係:與親密關係、感情經營有關的想法,如男人應該怎麼樣;女人應該如何;或是只要對感情認真,你就輸了;愛就是要無怨無悔的「付出」等等。
外在環境:與個人所處環境有關的訊息,如黑是很恐怖的;外面的世界是危險的;不要輕易的嘗試新東西等等。
自我概念:與個人如何看待自己有關的想法,如我很內向,所以我糟糕;我需要符合別人的期待,我才有價值;如果不夠努力,我就很沒用等等。
金錢價值:與金錢有關的看法,如賺錢是很辛苦的;沒有錢什麼事都不能做;金錢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標準等等。
家庭關係:與家庭組成、關係有關的想法,如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孩子是屬於父母的;有父母、子女的家才是完整的等等。
真理標準:與個人終極信念或價值有關的想法,如真理只有一個;天下有唯一的真理;對與錯有絕對的標準等。
其實這類想法還有很多,我只是舉出一些實務工作中,或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幾類。隨著時代的演進,我們社會的價值日趨多元化,許多事務很難用單一標準來加以衡量或評價。當然,我們相信有許多的想法和理念,適用於某個情境、狀態或個人,但不見得能適用於其他,所以當我們在接收或傳遞某些想法或信念時,或許需要多停下來看一下,是否我們過度擴大了它的「危險」、「恐懼」和「限制」,當我們能跳脫這幾個部份時,我們通常就能夠讓自己更自由,也不會讓我們自身的信念或價值,綁住了我們的下一代。
期待透過這個簡單的分享,讓你能夠用寬廣的心,及更後現代的觀點,來經營自己生活,並教育我們的下一住。
正奇最新活動
「活出自我」心理劇成長暨導演訓練工作坊
「與我的空椅對話」助人工作者的空椅體驗
「說故事、聽故事」敘事治療的理論與實務
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
**************************************
我是正奇
諮商心理師/輔導與諮商博士
專長:
兒童青少年及成人個別心理諮詢、
親職諮詢、企業培訓、心理助人專業人員培訓、心理劇實務
官方網站: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
立即點擊下方連結,用 LINE 訂閱我的文章或短片
http://bit.ly/docts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