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
  • 近期開課
  • 近期邀約
  • 關於正奇
    • 我的故事
    • 學經歷
    • 服務項目
    • 學員回饋
    • 課程回饋表
  • 講座主題
    • 輔導知能
    • 親職講座
    • 企業培訓
  • 專業分享
    • 「活出自我」心理劇導演長期訓練團體
    • 滋養親子關係
    • 大眾心理健康
    • 企業組織攻略
    • 輔導專業札記
    • 正奇心情隨筆
  • 與我聯繫

夜其實很美

5/8/2017

Comments

 
文/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
上週六帶著兩個小孩,一起到了台南山區,進行賞螢火蟲的活動。由於當地區公所的盛大宣傳,所以就見整個山區,從下午三、四點開始,湧入了大批的遊客,所幸我們上山得早,所以能夠匆容的在餐廳用餐,並在太陽下山前,進到賞螢區,與螢火蟲進行近距離的接觸。
圖片
此為網友攝影作品 非本次台南賞螢所攝
​當夜幕拉下,周邊除了一大群老老、少少的群眾外,開始陸續見到些許閃爍螢光,隨著夜色漸黑,點點的螢光愈來愈多。

這時候就見我們家的兩個「小人」,或跑或跳的喊著有螢火蟲,小的心花怒放地拉著媽媽不停唱歌、跳舞,大的則是拉著我,拿著附近摘下的草葉,試圖想讓螢火蟲停佇,雖然沒有成功,不過在那近一小時的過程中,我知道兩個小孩開心極了。

雖然,我和太太因為上山坡陡,又需要抱我們家小女兒,體力已消耗不少,但見兩個小孩如此開心,我們也跟著愉快起來。山間的螢火蟲,猶如繁星點點,確實是很美的景象。

下山的沿途都能見到零零星星的螢光閃爍,更重要的是,能見到山下美麗的夜景,由城市裡各色燈光組合而成,從山林間往下望,也別有一番風情,因著天氣晴朗,往上抬頭則是一望無際的美麗星空。

沿路走下來,小的不像上山一樣,一直要人抱,反而是飛快的往下走,老大也是拉著我們的手,喊著我們一家人不要分開(沿路下山也是滿滿的人)。伴著山下夜景、周邊點點螢光及兩個小人的笑聲,下山的這趟山路,走的特別快。

跟你分享上週的賞螢之旅,不只是我的心情分享,更想與你聊聊,對夜的感受。從小到大,你是如何的看待夜?它是充滿著神祕?還是佈滿著恐懼?它是一種寂靜?還是另類喧囂?

從小的教育中,許多大人都會散佈黑是恐怖、夜是危險的訊息,或許大人教導孩子這樣的觀點,有它適用和需要的地方,如在不明的狀況下,黑與夜確實帶著某程度的危險,但或許更多時候,大人是用黑夜來「嚇」小孩。

大人們會這樣做,一部份可能來自大人對於夜,也有不安和恐懼,另外就是大人為了減少自己需要陪伴小孩的困擾,所以就希望用對黑夜的恐靜,讓小孩可以變得安靜、不麻煩。

所以,小時候你可能也聽過,黑夜裡會有虎姑婆出沒、黑夜裡會有「恐怖的東西」跑出來等等,帶著這樣危險的警告,經常讓小孩從小就對黑夜就帶著某些懼怕,或許對大人來說,這樣做真的讓小孩變得乖一點,但這些訊息卻可能深深的烙印在小孩的心裡,造成他對黑夜的恐懼和不安。

有些家長會問我,小孩沒有安全感、小孩很怕黑,到底要怎麼辦?我的想法是,當小孩出現這類困擾時,我們需要回顧過去的生活中,我們是否過度地傳遞給小孩「黑夜是危險、是恐怖的」的訊息。如果是的話,那麼我們就需要花時間,讓孩子對黑夜有新的認識和學習。

上個週末,我帶孩子去賞螢,除了希望他們多親近自然外,也冀望孩子對於夜,有不同的經驗,雖然黑夜可能帶著某些的未知和不明,但黑夜也能夠讓某些事物,如螢火螢、夜景、星空、明月...等,變得美麗。黑夜也讓某些事,變得有意義,如日夜的運行、破曉與黎明、休養生息...等。

透過讓黑夜與新的美好經驗有重新的聯結,那麼孩子就可能對於黑夜,有著不同的體驗和感受,藉由這樣美好的經驗,或許就能逐漸推擠掉對黑夜的不安和恐懼。

每件事務都有它的正、負面,夜或許有它的黑暗和不安,但也有它的美麗和驚喜。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過度感受到某些事務的負面效應時,或許有機會我們應該逆向思考,試著找出它的正面意涵。

透過找尋與重新經驗,許多事務就可能會有轉機,同時這也讓我們能更深刻經歷生活中的不同面向。感謝你的閱讀,今年的螢火蟲季正在展開,有機會帶著你的家人,一起去經驗夜的美好吧!

正奇最新活動
106/6/3 「個別諮商中的空椅子」-心理劇與完形的應用一日工作坊
原價1,600元,學生價1,360元 (5/10前報名享1,440元早鳥價) 
​
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
**************************************
我是正奇 
諮商心理師/輔導與諮商博士

專長:
兒童青少年及成人個別心理諮詢、
親職諮詢、企業培訓、心理助人專業人員培訓、心理劇實務
官方網站: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

立即點擊下方連結,用 LINE 訂閱我的文章或短片
​
http://bit.ly/doctseng
Comments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作者

    我是曾正奇,這裡分享了我在生活、工作的心得與見聞,透過文章或影片方式分享,歡迎您來這裡交流!為保護個人隱私,有關案例分享,皆經過改編或整合多個案例經驗所撰寫而成。

    存檔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二月 2017
    一月 2017
    十二月 2016
    十一月 2016
    十月 2016
    九月 2016
    八月 2016
    七月 2016

    分類

    全部
    企業組織攻略
    大眾心理健康
    正奇心情隨筆
    滋養親子關係
    輔導專業札記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
Photo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from ulisse albiati
  • 近期開課
  • 近期邀約
  • 關於正奇
    • 我的故事
    • 學經歷
    • 服務項目
    • 學員回饋
    • 課程回饋表
  • 講座主題
    • 輔導知能
    • 親職講座
    • 企業培訓
  • 專業分享
    • 「活出自我」心理劇導演長期訓練團體
    • 滋養親子關係
    • 大眾心理健康
    • 企業組織攻略
    • 輔導專業札記
    • 正奇心情隨筆
  •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