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都是我太太送女兒到保母家,今天剛好有一個機會,是由我送女兒去。從我家到保母家約30分鐘的路程,在送女兒去的路上,女兒一面聽巧虎的CD,一面跟我說話。為了聽清楚她在說些什麼,我很常在聽他講話時,停下CD音樂。我們就這樣一路聽音樂、講話到保母家。
當車子一到,保母很快地過來要抱女兒,這時就見女兒有些扭捏的動作(似乎有些不願意),由於我今天工作時間較彈性,比較不急迫,所以我就下車抱女兒,這時就見她靠在我的肩上,想對我撒驕、也想讓我多抱一會兒。
保母或許也感受到女兒還不想離開爸爸,所以問我是否要跟孩子一起上樓,因為感受到女兒的狀態,所以我就抱著女兒上樓到保母家,並留下來陪她一下。
跟你談這個經驗,主要想跟你分享,我們可能常常因為工作壓力、事務繁忙,所以在與家人(或朋友)相處時,經常為了更有效率地做事,因而忽略了對方的感受,當然也經常忘了自己的。
雖然我們經常忽略感受,卻也發現,許多感受不是不存在,它只是被壓抑、被忽略了。或許這種習慣並無「大礙」,但它卻讓彼此的關係,少了許多情感原素,直到最後,生活只剩下「事」,而少了「情」。
另外,從小孩的情緒經驗與學習來說,當大人經常性的忽略,或是不回應他們時,也會讓他們在過程中得到兩個訊息:(1)情緒是不被允許的—有些大人在回應孩子情緒時,會以阻止、甚至是嚇斥的方式處理,或許大人會說「這有什麼好哭的」,或是「羞羞臉,這樣也在哭」、「這樣也要生氣」,這些說法很容易讓孩子覺得情緒的表達是錯的,甚至產生羞愧感。
大人的不允許,也會使得孩子未來對於情緒的表達,可能產生退縮、壓抑的反應;(2)你不在意我的感受—由於孩子已經表達了情緒(感),當你不適時給予回應時,孩子可能的感受是「你一點也不在意我」,這會讓他在與人建立情感關係,產生擔心、疑慮感受,也可能因此却步於關係的建立。
從小,我們會從重要他人身上及與他們的互動中,學習到對於這些感受的處理和反應。許多人在成長過程中,經常獲得情緒是不重要、情感是不被允許的訊息,因此,造成年紀愈大、愈難表達情緒(感)。
深受華人文化影響的我們更是如此,但我們又不得不承認,這些情緒(感)的存在,且它們對我們影響甚鉅。基於這樣的理解,如果你身邊還有成長中的孩子,記得在他們有情緒(感)時,用同理、接納的方式適時地回應他們。
如果你已經「長大」,那麼你也需要適時地留意自己情緒或情感的狀態,給予自己一些時間、空間,讓它們能夠從過去的壓抑中,有機會探出頭、露出臉,不再深壓於內在深處,這其實也是在照顧自己的內在小孩。
在我要離開時,女兒又跟著我下樓,在我跟她說再見時,就見她眼眶含淚跟我揮揮手,保母這時想要趕快帶她離開,但我沒讓保母這麼做,我蹲下來再次抱抱女兒,告訴她爸爸很愛你,也知道你很愛爸爸、捨不得爸爸離開,再給她一些時間靠在我的肩上。
過程中,我想對女兒傳達的是「我還是需要離開,但我很在意妳、很愛妳,知道妳想要繼續跟我在一起,很捨不得我離開,這一切爸爸都明白」。
正奇最新活動
106/9/24「活出自我」一日心理劇體驗工作坊-早鳥優惠價800元
106/8/18【個別諮商中的空椅子】--心理劇與完形的應用
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
**************************************
我是正奇
諮商心理師/輔導與諮商博士
專長:
兒童青少年及成人個別心理諮詢、
親職諮詢、企業培訓、心理助人專業人員培訓、心理劇實務
官方網站: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