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兩字在你的生命中佔著什麼樣的位置?你是因它而獲益?還是因它而受苦?最近剛好遇到幾位伙伴,跟跟我談到他們與「完美」的交手經驗,所以今天就來談談這個主題。
相反地,如果一個人能夠適度追求、安然走近完美時,它可能為個人帶來成長動力和踏實滿足。兩者的區別可能在於極端程度(是過度?還是適度?)、成果要求(是重完美結果?還是完美過程?)及歷程情緒(是壓力、痛苦?還是安適、滿足?)。所以面對完美這件事,我們可以朝向它能夠為人們帶來的正面和積極的方向前進。
近日伙伴跟我談到與「完美」相關的困擾,大致分為兩大類,其中一個是自身為完美主義者,但在過程中遭受到極大的痛苦,另一種則是自己的孩子是個完美主義者,在教養過程中,由於孩子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出現許多負向,甚至是攻擊的情緒而困擾。以下我就分成這兩類的因應,提出我個人的看法,不過礙於篇幅,今天先談身為完美主義者的自我調整,下次再談如何幫助完美主義的孩子。
如果你本身的完美主義,為你帶來正向、積極的結果,那麼你其實是不需要調整。如果,完美主義為你帶來諸如情緒上抑鬱、受到「應該這樣做」的心情苛責、羞恥與罪惡感、為保面子的痛苦行動、膽怯且拖拖拉拉及自卑感(Hamachek, 1978)等等,那麼你可以做出改變。
拋掉非理性信念
心理治療學派中有一派稱為理情行為治療,其創始人Ellis提出生活事件本身(如考試成績差),並非造成我們情緒或行為(如難過或生氣)的原因,他認為中間過程的非理性信念(如我一定要有完美成績)才是真正原因。在他的非理性信念理論中,人們的完美主義是其中一項經常造成人們情緒困擾的信念,如人們會有「我必須要十分能幹且完美才有價值」或「人類的問題會有完美的解決辦法」等,這些是造成人們困擾的與「完美」有關非理性信念,如果我們不想它們帶來的負面的情緒或行為結果的話,那麼我們可以拋掉這些信念。
接納不完美的美
你是否曾看過一些訪談節目?許多節目主持人在訪談中,都會邀受訪者去談一些他日常生活中的糗事,而觀眾們不會因為受訪者講這些事,而覺得受訪者是不好的,反而會因為這樣而覺得受訪者很可愛、很有親和力,反而因此更喜歡這些受訪者。
其實這就是心理學理論中的出醜效應(又叫仰巴腳效應),它指的是受歡迎的人在不經意中犯的錯,不僅瑕不掩瑜,反而讓其他人更加喜愛他。談這個部份,主要是想說,如果你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但從剛剛的理論中可以看出,一個完美的人未必就是最完美的,有時候去接納生活中的不完美,甚至是去欣賞生命中的不完美,反而會是更棒的一件事。
看見天生的完美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你要相信「每一個人的存在,就是生命中最完美的事」,因為上天造物就有祂箇中的道理,生而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其實一出生我們就擁有了「完美的身體」、「完美的生命」,只要回歸我們生命的原始、發揮出我們生命的本質,那麼我們所做的一切,其實都是完美的,無需再更多的追求。
這邊要談的或許不是宗教論,但我想說的是每一個人的出生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精子、卵子受孕開始,我們歷經孕程、出生、到成長,我們真的經歷的許多的關卡,才成為現在的我們。這一切的一切,都很都不容易。所以當你在追求完美時,一定要記得,你已經是完美的。生命中的一切,也都因為你的存在而「完美」。
我們可以說「天下沒有任何一件完美的事」,因為那不可能存在、那是非理性的信念,但我們同樣也可以說「天下的任何一件事都是完美的」,因為你的完美存在,所以所有的事都是完美的。
完美與否,經常都是因著價值與觀點而轉變,此刻的完美未必是未來的完美,對某人的完美未必是對另一個人的完美,不是在繞口令,只是想要你一起用不同的角度思考關於「完美」這件事,其實,不完美本身就是一種完美。
正奇最新活動
106/6/30 如何與你的孩子更靠近?
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
**************************************
我是正奇
諮商心理師/輔導與諮商博士
專長:
兒童青少年及成人個別心理諮詢、
親職諮詢、企業培訓、心理助人專業人員培訓、心理劇實務
官方網站: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
立即點擊下方連結,用 LINE 訂閱我的文章或短片
http://bit.ly/docts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