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與人的關係中,透過語言我們有了不同的互動形態。一般對話中,我們會有三個代名詞--你、我、他,我和你之間用的是「對話」,我和他之間用的就是「談論」。所以「你—我」是一種對話關係,而「我—他」就是一種談論型態。我們前兩次談了空椅和心理劇的對話,具備當下性和情緒性,這次我們要來談它的—互動性。
在我們的對話過程中,真正能夠掌握的,只有「我」和「你」,透過對話,了解彼此、形成關係,這是一種「活生生」的互動歷程。但是,我們與「他」的關係,就只能存在與過去對「他」的了解、認識,或是未來對「他」的期待、猜測。
空椅和心理劇,不同於一般談話性的治療,就在於它透過對話的型式,將原本可能屬於「他」的部份,都拉到了「你」和「我」的對話中。舉例來說,當你要處理來談者和前女友的關係時,如果你用的是談論的路徑,你會邀來談者說出他們的互動、發生過的事、他們的分手等等,在談話的當下,你是一個主體、來談者是一個主體,在治療的當下你是可以改變的,來談者也是可以改變的,但女友就是屬於「他」,「他」是無法動的。
如果你採用的是空椅和心理劇的對話型態,透過空椅擺設或心理劇演出,來談者開始變為「我」,而女友則變為「你」,他們兩個是可以談話的,當我們在運用角色交換的方式後,來談者進到女友的角色,這時候在治療室裡的來談者—「我」和女友「你」,兩個都成為可以互動的主體,因此就都處在一個「活」的樣貌裡,是可以當下進行改變的。
這就是空椅和心理劇厲害的地方,它們讓治療室裡的固定、無法動彈的角色談論,變成彈性、互動的角色對話。透過這樣的型式轉換,讓治療室裡增加了互動的可能性,讓改變的可能性增加。
再者,透過互動性的因子,也讓來談者內在卡住的經驗或是情緒,開始有流動的可能。藉由互動性的對話,讓來談者或主角能夠將某部份關係中或事件裡的自主權拿回來,當他們可以在不同角色間轉換和互動時,他們漸漸地就能夠從無力、無法動彈的位置中走出來。
空椅和心理劇同時聚集當下對話、情緒經驗與互動脈絡,透過將過去和未來時空中發生(或可能發生)的事,拉到此時此地呈現,啟動情緒與互動,最後就帶來了改變。
關於空椅和心理劇,我在實務工作中經歷,也在帶領培訓中成長,嘗試將這個經驗整理分享給你,希望讓你有一些初步了解,如果閱讀後,你有任何的疑問,都歡迎你留言或私訊給我,讓我們透過「對話」來幫助彼此成長吧!
正奇最新課程
「活出自我」一日心理劇體驗工作坊
「活出自我」心理劇導演長期訓練團體-進階 (已開班,歡迎報名~)
「經驗與賦能」督導團體 (已開班~歡迎報名~)
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
**************************************
我是正奇
諮商心理師/輔導與諮商博士
專長:
兒童青少年及成人個別心理諮詢、
親職諮詢、企業培訓、心理助人專業人員培訓、心理劇實務
官方網站: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
立即點擊下方連結,用 LINE 訂閱我的文章或短片
http://bit.ly/docts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