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昨晚睡前,突然問了我幾句他記得的唐詩,想要了解其中的意思,由於已經很晚該睡了,我只解釋了其中的幾句,並跟他說詩中的語句,經常都傳遞著很多優美情境或是動人感受,等我們有時間時,我們可以進一步了解詩中的美,並肯定他能記得這首詩。
我熟悉的後現代取向治療,就非常重視語言表達的形式,並且透過這些形式的覺察和理解,進一步澄清、理解人們在環境或文化中,所處在的位置或壓迫,再進一步找到可以解構和跳脫的方式。
我們不斷地透過語言的內容和型式,跟身邊的家人和朋友傳達我們的內在狀態,今天想跟你分享,基於語言能反應心境這個概念,我們如何透過語言內容的覺察,來了解自己(或對方)的反應,更透過語言結構的省視,進一步理解表達者的內在需求。
了解自我狀態
你通常是如何透過語言來描述自己或跟他人的關係,又如何藉由語言來講述自己的心情或情緒,另外對於工作、生活狀態,你又會如何形容。
舉例來說,如果邀請你用幾個詞來描述自己,你會寫下那些描述語,是認真、負責、積極,還是懶散、無趣、悲觀。
透過這些你所挑選出來的詞彙,就能夠進一步了解你自己的狀態。當你用社會評價中傾向負面的詞彙來描述自己,可能就顯示你存有負面的自我概念,但這並不代表你真的不好,但也透露著在過去的成長經驗中,你獲得的負面訊息可能多過正面。
不過,我們也經常用比較隱晦的語言來表達,如我們可能會說我和伴侶的關係「很像家人」。這樣的語言表達,就需要我們停下來,進一步地覺察背後的意涵。到底它要傳達的是一種熟悉、自在的感受,還是要說明平淡、理所當然的不滿,或是甚至兩種心境同時存在。
無論如何,只要我們願意透過進一步的探尋,我們都可以從這樣的語言內容或型式中,覺察我們自己對於自我、關係、情緒或是工作等的狀態。
覺察他人反應
身為一個助人工作者,我經常透過人們的語言,去覺察和理解對方的狀態。舉例來說,曾有一個青少年告訴我,她總是「理解別人的困難,也要求自己做好本份」,從這樣的表達中,我們或許可以推知,這個孩子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另一個青少年說「學校很無聊,同學找我出去我就去了,反正書也唸不好,我不會做壞事,只是覺得生活很無聊」。從這個孩子表達中,我們可以知道,他是讀書遇到困難、沒有方向而已,但他在人際上卻有著不錯的關係。
透過傾聽語言的內容與形式,並進一步的理解背後的意涵,我們通常能對身邊的人有更多的看見,包含他們對關係的看法、個人的狀態及內在需求等等。
學習後現代取向治療去看重語言,對我來說很幫助、也很有趣。透過對語言特別「關注」的過程,讓我與來談的人有更多的靠近。如果試著用更「心細」的角度,傾聽家人、朋友或同事所使用的語言,通常會獲得更多的理解與發現。
語言除了反應我們的心境外,透過不同的轉換,它也能創造感受,甚至是實相,這部份下篇文章跟你分享,你可先留意自己平常表達的語言通常是讚美還是批評,是祝福還是抱怨...。
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
**************************************
我是正奇
諮商心理師/輔導與諮商博士
專長:
兒童青少年及成人個別心理諮詢、
親職諮詢、企業培訓、心理助人專業人員培訓、心理劇實務
官方網站: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