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長經常會苦惱於想要孩子做出某些反應或行為,但是孩子就是做不到。例如想要孩子每天主動拿出便當盒來清洗,或是希望孩子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等等。但講了很多次、很多次,孩子就是不肯改變。
面對孩子負向行為的矯正或是正向行為的增加,是很多家長所關心的。一般來說,孩子無法做到你要求的行為,通常有以下這幾類的狀況與改善方法:
一、不知
第一類孩子無法做到你所期待的行為,主因是孩子不知道你要的是什麼,或誤解了你想要的。例如孩子可能不知道,他有許多食物可以吃,是你「特別留給」他,而不是你不想要吃,所以他對食物的珍惜狀況,就不如你的預期,出現你認為的浪費食物的狀況。針對這類狀況,你需要給予孩子的協助是清楚的告訴他,你想要他做出的行為是什麼,甚至是這麼做的原因為何,透過這樣的說明,孩子就更清楚他能夠做的是什麼,你們之間也不會有誤會的狀況產生。
二、不會
第二類孩子無法做到的原因,是因為孩子還沒有能力完成你所要他做的某些行為,因此你跟他說了再多次,他還是無法做到。舉例來說,有一位家長一直苦惱於孩子怎麼在寫作業時,經常出現一些奇怪的回答或不會寫,後來經過評估,孩子有閱讀理解上的困難,因此無法好好的完成作業。針對這類孩子的狀況,我們需要做的是了解孩子的困難所在,試著透過他可以學習的方式教導孩子,讓孩子學會完成你期待行為的能力。
三、忘記
第三類是孩子在執行你所要求的行為時,經常出現忘記的狀況,所以就無法你達成你所要的行為。舉例來說孩子因為忘記帶作業本回家,所以就無法完成寫作業的行為。針對孩子這類的困難,其實你需要協助的是透過提醒、教導策略的方式,幫助孩子記得他需要完成的動作。如果孩子的語言表達和理解都已經沒有問題,你可以花一些時間與孩子討論,可以透過什麼方式、什麼人等,幫助自己記得需要完成的事。
四、不願
第四類其實是最困擾的一類,也經常是最常讓父母最頭痛的狀況,這類的孩子因為沒有完成你所要行為的動機,所以就無法做到你想要他做的行為。舉例來說,孩子就是不想寫作業,所以經常說自己忘記帶作業回家,或是忘了抄聯絡簿。針對這類的孩子,其實一開始需要做的事情是了解孩子不想做的動機,透過動機的了解、提昇和改變,才能夠讓孩子做到你想要他做的行為。一般來說,最常見的是孩子學習動機的低落,造成學習上的困擾和不作為,你需要做的事情是了解孩子的學習困難或是興趣偏好,幫助孩子能夠從學習中找到成就,那樣才能夠解決動機不足的問題。其實動機的改變和提昇有時候並不容易,通常需要更多時間的了解、接納,並與孩子一起去面對,才能夠克服動機的問題。
以上這幾類原因,可能在孩子不同狀態下,合併出現不同的理由。有時候表面呈現的原因(如孩子可能說自己不知怎麼做),與背後真正的原因是不同的(如孩子是不願意做)。這時就需要你耐心的觀察和評估,更重要的是透過接納和理解孩子的困難,才能夠真正找到可以幫助孩子的作法。
記得在你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保持正向鼓勵的語言,用正向的態度取代指責貶抑,他會表現的更好!讓孩子覺得被愛、被接納,當孩子做了改變,即使是一個小小進步,你都要大大肯定讚美一番,他會更自發做到你的要求。例如,「哇!你真的好棒!今天不用媽媽提醒,就把便當盒拿出來洗了!真的幫媽媽好大的忙!我好高興!」父母說的肯定話語,會在孩子的腦海裡持續產生影響,有一天會成為他對自己認定。你怎麼看待他,他就怎麼看待自己。感謝你的閱讀,也期待你的分享,我們下次見!
近期課程:「活出自我」一日心理劇體驗工作坊
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
**************************************
我是正奇
諮商心理師/輔導與諮商博士
專長:
兒童青少年及成人個別心理諮詢、
親職諮詢、企業培訓、心理助人專業人員培訓、心理劇實務
官方網站: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
立即點擊下方連結,用 LINE 訂閱我的文章或短片
http://bit.ly/docts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