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療工作是一種人對人的工作,在會談過程中,助人工作者除了具備「專業」角色外,同時在會談室裡,也代表著「一個真實的人」。助人工作的進展,一部份是透過專業角色的發揮,另一部份則是仰賴會談室裡人與人的接觸。
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放進會談情境,助人工作者可藉著與人的真實關係進行「工作」時,透過更清楚、透明地的方式,加以聚焦、澄清和表達。透過這種不同於一般人際互動的方式,可讓彼此的關係有機會被看清、調整和修復。
回到我們先前談的,當助人工作者在會談室裡,遇到來談者的負面攻擊時,除了前兩次談到的情感反映及鏡觀關係外,今天跟你提到的是助人工作者,如何藉重自己的角色,透過自我坦露的方式,回應來談者在會談室裡的負面攻擊。
案主狀態
某些來談者除了對於自己情緒、行為的反應覺察困難外,更對於自己行為或情緒反應,對他人造成的影響一無所知。有幾類的來談者可能出現這種狀況--
(1)學齡兒童:
許多年紀較小的孩子(如幼兒至中年級的孩子),由於認知上的侷限,讓他們常會出現兒童式的自我中心式,在這樣的認知能力下,他們不容易理解自己的行為對他人造成的影響;
(2)盛怒狀態:
有些人在會談前遇到引發情緒的事件,或在近期內遭逢一些生命困境,造成會談時出現過大的負面情緒,這也可能會出現無法覺察自己情緒及顧及他人狀態的反應;
(3)亞斯特質:
有一些來談者對於人際的敏感度較低,對於他人的情緒反應不容易覺察,而具備亞斯柏格特質的人,就是會有這樣的困擾,他們可能一路在人際交往上都是碰壁挫折的。
助人工作者因應
從上的描述中可知,當來談者對你進行負面攻擊,但他自己又毫無覺察時,身為助人工作者,這時候需要透過你的自我覺察,將當下你所感受到的感覺,藉由語言做出適當的表達。這類的表達在助人技巧中,就是一種自我坦露,亦即助人者嘗試把互動當下,自己的內在感受做表達。
這類的表達可能會是「當你這樣罵我,讓我有些生氣」、「聽你這樣說,我覺得很難過」、「剛剛你的表達,讓我一時之間,覺得我好像什麼事都沒做、覺得自己很不好」、「你剛剛的動作,讓我有些害怕」等等。
助人工作者表達這些內在感受,主要是讓來談者可以更清楚、明確的覺察到,他的負面語言或行為,對另一方造成的影響,透過這樣的覺察和了解,才有機會調整他的語言和行為反應。不過,要注意的是這樣的表達,不是為了「攻擊」來談者,或是指責或責備來談者。
因此,助人工作者需要注意,表達時的語氣和語調,不帶威脅、斥責、反擊或哀求,而是以發自內心、真誠表達及試圖連結彼此關係的方式。
當助人工作者嘗試以人與人之間關係,在會談室裡與來談者進行工作時,自我坦露經常是一種能讓彼此關係更進一步的作法。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助人者坦露的過程中,不可喧賓奪主,也就是助人工作者不要過度的自我坦露,例如坦露時間太長、坦露內容與來談者的狀態無關、坦露深度過深(來談者無法理解、超過來談者的負荷)等等。
助人工作者適度的內在經驗或情緒的坦露,一來可提昇來談者對自己的行為對別人造成影響的覺察,二來則可以拉近彼此的關係,這也是助人工作中一項重要的技巧,只要善用與慎用,肯定會對你的助人工作有幫助。
正奇最新活動
106/9/24「活出自我」一日心理劇體驗工作坊-早鳥優惠價800元
名額有限,趕快報名。
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
**************************************
我是正奇
諮商心理師/輔導與諮商博士
專長:
兒童青少年及成人個別心理諮詢、
親職諮詢、企業培訓、心理助人專業人員培訓、心理劇實務
官方網站: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