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
  • 近期開課
  • 近期邀約
  • 關於正奇
    • 我的故事
    • 學經歷
    • 服務項目
    • 學員回饋
    • 課程回饋表
  • 講座主題
    • 輔導知能
    • 親職講座
    • 企業培訓
  • 專業分享
    • 「活出自我」心理劇導演長期訓練團體
    • 滋養親子關係
    • 大眾心理健康
    • 企業組織攻略
    • 輔導專業札記
    • 正奇心情隨筆
  • 與我聯繫

做事沒有動力,到底怎麼了?

1/7/2018

Comments

 
文/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經常有家長跟我抱怨,孩子對於許多東西沒有動力、什麼也不想做,不知道他們心裡在想些什麼。在回應這個主題前,我們先看看一個實驗,研究者邀請A、B兩組參與者,告訴所有參與者,當你聽到嘈雜、刺耳、難聽的聲音時,只要你正確按下一系列的按鍵,就可以停止這些聲音。
圖片
其中B組參與者,很快的透過正確學習系列按鍵,停止了噪音干擾,而A組參與者,雖然同樣受到指示,但研究者給他們的卻是錯誤的系列按鍵,因此,A組參與者一直無法停止噪音直到研究結束。
 
接續讓兩組進行下階段實驗,B組參與者進行一系列更複雜按鍵行為來停止噪音,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B組參與者同樣完成了停止噪音的學習。相對於B組,研究者將A組參與者停止噪音的動作變得更簡單,他們只要在看見燈光訊號時,將手移動到箱子另一側,就馬上可以停止噪音,但結果卻發現A組參與者只是被動地坐著,完全不想停止噪音。
 
以上兩階段實驗,在呈現的是人們經過學習而得一種無助感受(A組參與者),稱為習得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這個概念是美國心理學家Seligman提出。它指的是人或動物,在連續遭受挫折經驗後,所產生對於一切無能為力、喪失信心,陷入一種無助、毫無動力的心理狀態。
 
在實務工作中,我也觀察到某些人或孩子,出現類似如上的無助感受。舉例來說,ADHD的孩子就經常會有這樣的反應,以學習來說,比較小(大約是幼稚園或低年級)的ADHD孩子,還是充滿興趣和動力,但隨著學習挫折不斷累積、大人指責不斷湧入後,到中、高年級既使我們知道這些孩子的能力很好,但他們經常呈現的就是對任何學習毫無動力,甚至對生活事務都不感興趣。
 
習得無助的出現讓人們的內在,出現「怎麼做都沒用」、「怎麼做都不行」的聲音,因此對學習及生活事務毫無動力,並經常感受到無助、絕望,甚至是憂鬱和意志消沉情緒,其實這樣的感受會造成許多心理和行為問題。
 
有幾類個體或情境容易出現習得無助的感受--
(1)無法自主控制者:如嬰兒、幼童、羸弱老人,會出現習得無助是因為他們的許多生活事務,都需要其他人代為完成或處理,對生活的自主控制力極低,因此就比較容易出現;

(2)經常遭逢失敗者:如ADHD孩子、久病不癒病人、學習困擾者等,這些人在生活過程中,因為屢戰屢敗,最後形成了自己是「無能力的人」、「沒用的人」(但實際上經常不是如此)這類信念,因此習得無助也就會跟著他們;
​
(3)身處權力下位者:如社會中的弱勢族群、性別壓迫者或權力關係中的弱勢者(如下屬、學生等),這些群體由於有一個相對應的高權位者,在互動過程中,許多決定無法自己掌握,最後形成「人微言輕」、「無能為力」的信念。
 
我們可以用習得無助的概念,來看待我們生活周遭許多人無力、不作為者的心態。或許在某些情境或關係中,我們也是處於這樣的狀態,但當我們有這樣的理解之後,或許就能夠走近自己或周遭人們的心境。
​
感謝你的閱讀,也期待當自己或周遭他人出現習得無助時,我們都能夠用更溫柔的方式去接納和靠近。下次我們談談有哪些方式,可以讓我們有機會跳脫這樣的心理狀態。

​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
**************************************
我是正奇 
諮商心理師/輔導與諮商博士

專長:
兒童青少年及成人個別心理諮詢、
親職諮詢、企業培訓、心理助人專業人員培訓、心理劇實務
官方網站: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

立即點擊下方連結,用 LINE 訂閱我的文章或短片
​http://bit.ly/doctseng
Comments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作者

    我是曾正奇,這裡分享了我在生活、工作的心得與見聞,透過文章或影片方式分享,歡迎您來這裡交流!為保護個人隱私,有關案例分享,皆經過改編或整合多個案例經驗所撰寫而成。

    存檔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二月 2017
    一月 2017
    十二月 2016
    十一月 2016
    十月 2016
    九月 2016
    八月 2016
    七月 2016

    分類

    全部
    企業組織攻略
    大眾心理健康
    正奇心情隨筆
    滋養親子關係
    輔導專業札記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
Photo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from ulisse albiati
  • 近期開課
  • 近期邀約
  • 關於正奇
    • 我的故事
    • 學經歷
    • 服務項目
    • 學員回饋
    • 課程回饋表
  • 講座主題
    • 輔導知能
    • 親職講座
    • 企業培訓
  • 專業分享
    • 「活出自我」心理劇導演長期訓練團體
    • 滋養親子關係
    • 大眾心理健康
    • 企業組織攻略
    • 輔導專業札記
    • 正奇心情隨筆
  •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