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期受邀至某大學開設社區諮商課程,社區諮商工作的重點之一在於預防,這個概念和一般醫療上的概念是一致的,強調的是透過疾病的預防,達到超過病後治療的效果,而也和近年民眾強調養生的概念雷同。
從實務工作中發現,人們心理健康與否,與許多因素有關,同樣一件事,不同的人遇上,所產生的衝擊和因應就有所不同。舉例來說,同樣遭逢重大失落(如親人過世、破產、失戀等等),有些人能在數個月到半年內,慢慢走出傷痛,但有些人就需要幾年時間,甚至是終身難以平復。造成這樣的差異,通常與人們發生事件前的心理狀態有關,也與人們具備那些因應作法有關。如何透過平日生活的「準備」,建構心理健康【或韌性 (Resilience)】,並增加自己因應困境的能力,就是影響衝擊事件因應能力和預後效果的重要因素。基於實務經驗及相關理論,我從生理、心理、人際及靈性等角度,提出以下可以提昇個人心理健康的作法:
生理:健康生活習慣
心理狀態頗受生理因素的影響,舉例來說,有一些人在肚子餓低血糖時,情緒就會特別的不好;睡眠不足時,特別容易焦躁、情緒不佳等。所以要預防情緒或心理上的負面反應,個人生理健康的維護和增進很重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能有固定而持續的運動、健康而節制的飲食及充足而適時的睡眠,則個人心理健康就會有更穩固的基礎。
心理:壓力覺察管理
從心理的角度增進心理健康,有許多的方法可以做到,其中一個頗為重要的方式,就是生活壓力的管理。現代人有許多的文明病(諸如偏頭痛、風濕性關節炎、背痛、焦慮症、憂鬱症、癌症、濕疹、蕁麻疹、乾癬、過敏症...等)都與壓力有關,因此要增進個人的心理健康,壓力的覺察與管理是重要的一環,在這個平台中,我所撰寫有關自我覺察作法,都能夠用來提昇自我覺察與進行壓力的管理。
人際:正向親密的關係
許多研究都顯示,人們的心理健康和他的人際關係密切關係。在日常生活中,與周遭他人建立正向而親密的關係,有助於個體的心理健康。從這個角度來看,多多獲取關係建立與增進訊息,就有助於這部份的提昇。從實務工作中我也發現,當人們遇到困境時,如果能夠獲得親朋好友的協助和支持,通常人們復原的時間更短、預後更好,而這也是為什麼我在實務工作中,會積極納入重要家人朋友的重要因素。
靈性:尋求內在安定
從實務工作中發現,有些人遇到的困境,不容易透過「人」的角度來解釋或幫助,而透過「超人」(一種超出來人的力量)的方式,卻能漸漸的走出陰霾、邁向健康。華人文化有一句話說「也要人、也要神」或說「盡人事、聽天命」。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有一種宗教或信仰,那麼就能以一種超乎人類的力量,超越困境或解脫。不過,靈性的力量,非僅限於宗教,任何你所相信、能夠讓你獲得平靜的力量都可以納入。例如,有些人只要回到大自然,就能讓自己平靜、安適,故適時的建構與應用這些方式,就能幫助自己在困境中更快獲得轉化,走出泥沼。
在這十多年的臨床實務中發現,許多人遇到的困境,並非一日所成,如果在更早之前,就能使用更健康、更符合情境的作法,那麼其情緒或關係,就不會走到難以處理的境地。這也是我為什麼建構這個平台的原因,希望透過相關文章的提供,幫助你在事情未發展成困擾前,就能以更好的方式處理,而達到「醫於未病」的最終目標。感謝你的閱讀,也期待你將此平台分享身邊的家人、朋友。
正奇最新活動
106/4/13【聞東問西 問出孩子的自信與力量】
106/5/6~5/7「推倒高牆 活出自我」 心理劇成長工作坊
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
**************************************
我是正奇
諮商心理師/輔導與諮商博士
專長:
兒童青少年及成人個別心理諮詢、
親職諮詢、企業培訓、心理助人專業人員培訓、心理劇實務
官方網站: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
立即點擊下方連結,用 LINE 訂閱我的文章或短片
http://bit.ly/docts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