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年來的實務工作中,上學困擾是常見的一類。上學與否這個議題,直接衝擊著為學校、家庭及孩子個人,對學校而言,這類的孩子造成班級經營、作業規範、成績核算及情緒處理等等困擾;對家長來說,孩子為他們帶來上班安排、情緒安撫、夫妻關係及親子互動等等諸多議題;就孩子來看,它為孩子帶來情緒壓力、人際疏離、生理反應、生涯發展及自我概念等等的衝擊,有此遭遇的家庭通常相當不好過。
在與母親談論時,她表示自己與爸爸對孩子上學這件事,持非常不同的立場,爸爸覺得台灣的教育「不怎麼樣」,老師的教法也不夠有吸引力,孩子是不是去上課沒有關係。媽媽是在台灣長大,雖然不認同某些教育的作法,但仍覺得孩子需要規律的上學,在孩子還小時,兩人經常因為孩子是否請假,發生許多大大小小的衝突,且這種緊張、不一致的討論,都是在孩子面前上演。
孩子遇到上學的困難,背後的因素非常多,呈現出的行為困擾也很多樣。從上面的實例中,不知道你是否有看出什麼?是的,父母對於上學的態度,很明顯的是不一致的,如果有機會你與他們深談,你會發現這樣的不一致,不僅只於上學這件事,許多生活中的事務都是如此,對於上學看法,僅是諸多不一致中的一項,這項剛好就是影響孩子上學行為的展現。
父母來自不同的家庭,經歷不同的生命經驗,組成一個家庭。兩人對生活事務的觀點,肯定有許多不同。當孩子出生後,孩子教養就是一個勢必交集的差異「戰場」。舉凡食物給予、服裝儀容、就寢時間、情緒表達等等,父母之間都會有許多不同的過去經驗及想要帶給孩子的作法。如果父母沒有注意到這些差異,為彼此關係及教養行為帶來的影響,那麼孩子經常就是這些差異、衝突下的「受害者」。
一方面,孩子是父母因為差異所帶來情緒的共同承受者,這部份為他們帶來情緒壓力、累積負面情緒、無所適從等;另一方面,孩子會在適當的時機,選擇適合的人靠邊,雖然從表面來看,他們可以說是左右逢源,簡單的說就是那裡有利就往那裡靠,但這樣的「學習」,對於他們的成長與發展,並不是一件好事,他們可能因此出現做決定時躊躇猶豫、趨利避苦、行動力弱(不是沒有能力,而是經常處於等待的狀態)等,這些行為的展現都與他們和父母的互動關係有關,或許這些反應,也有好的地方,但總體來說,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是更大一點。
兩人共組家庭彼此間難免有差異,但當兩人必需共同做一件事,如教養孩子時,那麼夫妻就需要覺察彼此的差異,並盡量透過溝通、協調,來減少後續帶來的不一致教養。如前述例子,這類差異的溝通,若在孩子面前進行,那麼就會為孩子帶來一些壓力或負面影響,很可能父母在溝通時,語氣會重一點、情緒會大一點,父母或許很清楚這是彼此溝通時的狀態和方式,但對孩子來說,這可能就是壓力和負面情緒的來源,他們可能會在父母溝通時,出現焦慮、無力、無奈、擔心、生氣,甚至是罪惡感等情緒。
總之,當父母之間有不一致時,除非孩子已經大到能夠理解這些溝通是為了讓彼此更好,否則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進行,父母只需要在溝通一致後,由其中一方或是一起為孩子說明最後的決定或結果。
關於不一致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應,其實還有許多可以談的,以上學的困擾為例,父母與學校、祖父母與父母間的不一致,都可能帶來影響。或許下次有機會我們在談談這部份。
**************************************
我是正奇
諮商心理師/輔導與諮商博士
專長:
兒童青少年及成人個別心理諮詢、
親職諮詢、企業培訓、心理助人專業人員培訓、心理劇實務
官方網站: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
立即點擊下方連結,用 LINE 訂閱我的文章或短片
http://bit.ly/docts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