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關心孩子的家長與我進行諮詢,他們擔憂著孩子近日的表現,因為孩子敏感度很高,經常受周遭他人的言詞、舉動或聲音,就出現較大的情緒反應,他們不知道如何處理孩子這樣的情緒。我與家長分享,當孩子有情緒反應時,我們需要先區分,孩子這樣的行為是來自於常慣性的反應,還是情境性的反應。以下說明慣常性反應與情境性反應的一般性定義與處理方式,供有興趣了解的讀者參考:
一、慣常性反應
(一)定義
慣常性反應是指不論面對誰、在什麼地方或是孩子的個人狀態如何,他都是用較大的情緒反應來回應事情,如不論遇到誰,只要有人碰到他,他就出現大發脾氣或是哭泣反應,或是孩子即使在情緒很好的狀況下,對身邊的任何聲音,都出現強烈的情緒反應。
(二)處理方式
1.考慮生理因素
如果孩子出現較大的情緒反應的是慣常性的,我們需要考量的是孩子是否有生理的困擾,如身體反應過度敏感,造成有人碰觸他,他就無法接受,而出現大發脾氣;或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遇到事情的情緒反應,振幅通常會超過一般人。家長通常需要先了解他們生理狀態,並尋求適當的協助,如醫療、助人專業,接續就是接納並理解他們的狀況,協助他們能夠漸進的調整這樣的行為反應。
2.考慮過去習得經驗
還有一些孩子是從早期的生活情境中,學習到了負面的因應行為,例如受到過度保護的孩子,在生活中他們學習到,只要自己有較大的情緒反應,周遭他人就會順著自己的意思,所以他持續用這樣的行為模式來因應他的生活。
如果孩子的行為是與周遭他人互動出來的結果,則最好是在調整孩子本身的因應行為時,同時也調整周遭大人對待孩子的方式,讓孩子的行為不會在與周遭他人的持續互動中被強化和維持。
舉例來說,如果孩子一哭鬧,就能夠得到他想要的東西,如果我們要改變孩子的哭鬧行為,周遭的他人必需中斷在孩子哭鬧時給予增強,例如哭鬧時,大人為了停止孩子的哭鬧,便答應其要求,例如延長看電視的時間、給予零食、買玩具…等,這樣只會讓孩子發現,他只要一哭鬧,大人便會滿足其需求,因此哭鬧行為很難改變,因此即便孩子哭鬧不休,大人也要堅持原本訂下的原則,但態度必須溫和且堅定,並同理孩子的感覺,孩子發現不能如願,且能獲得大人的接納,哭鬧行為便能改變。
二、情境性反應
(一)定義
指的是這樣的情緒反應是隨著孩子面對的人和個人狀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孩子在家中或與家人相處時,會出現這類反應,但在學校裡卻沒有出現,或是孩子會在他疲累或是沒有睡飽時,有這類的反應。
(二)處理方式
1.考慮孩子的狀態
如果孩子較大的情緒反應是情境性的,我們需要了解孩子情緒是發生在什麼情境下,接著去調整或減少這樣情境的出現。舉例來說,每當孩子太疲累時,他就出現容易受挫哭泣或是人際衝突變多等,則我們需要調整的是設下孩子寫功課或遊戲的時間點,在孩子過度疲累前,就停止他的活動,減少後續負面情緒反應的出現。
2.考慮特定他人的回應方式
另外,如果孩子較大的情緒反應行為是與周遭他人有關(如家人、父母、手足等),我們需要調整的是周遭他人與他的互動行為。舉例來說,如果孩子在與媽媽溝通時,較常出現拒絕、不順從或情緒反應,但與爸爸相處時就較少有這樣的反應,則孩子這樣的反應,可能就與媽媽對孩子回應行為有關,或許是媽媽在教孩子的過程中不夠堅守原則,或因為媽媽承擔過多的教養責任,使得媽媽也經常以情緒性的反應來回應孩子,若是如此,則需要調整的是媽媽對孩子的回應行為。
因此,若孩子的情緒性反應是慣常性的行為,則其調整和改善需要花費的時間較長,且與孩子自身的生理或行為的調整較有關係。而如果是情境性的反應,則較常與孩子接觸的環境較有關係,需要調整的是環境狀態,如果周遭他人或環境允許改變,則花費的時間可能相對短。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當孩子情緒平靜下來時,通常是事件過後,請父母以關心接納的態度,和孩子談談當時是發生了什麼事,讓他選擇用大聲哭鬧或發脾氣的方式回應,並聽聽孩子對自己當時的行為看法,讓孩子有機會述說,通常父母會有機會得到一些更能幫助孩子的訊息,並能夠好好溝通,協助孩子有機會在下次遇到類似情況時,用較好的方式回應。
個人基於實務工作的經驗,針對孩子的情緒反應,提出這樣改善和調整的觀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感謝你的閱讀,也期待你的回饋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