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的概念中,多數人認為將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行,是件很棒的事;雖然不容易,但我們知道「知行合一」是件被讚許的行為。但當我們仔細檢視生活,我們卻也發現有些想法,如果在現實生活中被「執行」出來,那可能會「出事」。
當我們出現有「想法」,但卻不能實行時,你會怎麼辦呢?或是該怎麼幫助孩子呢?從情緒和心理的層面,我提出以下兩個或許會有幫助的作法。
透過敘事、索探,宣洩內在想法
在遊戲治療過程中,我們常在做一件事,讓孩子透過遊戲行為或語言表達,將自己內在對於環境、他人的情緒、想法宣洩出來,透過這樣的方式,孩子會慢慢地了解到,當我們在遊戲室裡,透過語言談論與外化行為,將內在的感受和想法帶出後,出了遊戲室的門,我們是不會將這些憤怒、攻擊,直接朝對方發洩。
例如,在遊戲室裡,當孩子對同學生氣時,我們可能會讓孩子,透過攻擊布偶或是出氣娃娃的方式,將他心中的憤怒情緒做表達,透過宣洩後,他是不可以在出遊戲室的門之後,直接去打同學。
基於這個概念,剛剛我們提到那些可以想,但不可以做的事,我們也可以透過對它更清楚的描述、探索、澄清,為內在存有的想法、情緒,做傾洩、倒出的動作。如此就可以減少將這樣的「想要」,直接付諸於實際的行動。
透過調整、轉化,昇華適當行為
人類內在可能存有一些本能性的驅力,它是不適合直接在日常生活中展現出來的。精神分析之父佛洛依德曾提出,人類具有生和死的本能,在行為上就是展現為性和攻擊。這些驅力經常是無法用原始的方式,在生活中直接表達出來,所以他提出了心理防衛的概念,其中有一種較為成熟的防衛機轉叫—昇華。
所謂的昇華,就是將這些內在的驅力,透過人類社會比較能夠接受的方式傳達出來。舉例來說,將性驅力透過投注運動或藝術創作的方式展現,或是將攻擊轉化為運動能量或工作所需。
基於這樣的概念,當孩子或自己出現一些可以想,但不能做的行為時,我們可以思考如何將這些能量,從較無法接受的行為中,轉換成比較能夠被接受的行為。舉例來說,將憤怒、攻擊的想法,導向打球、打出氣娃娃的行為,或是將過度依賴的想法,轉化為對他人的關心與照顧。
可以想,但不可以做的事,還真不少。每一個行動,都會帶來結果,而思考這個後果,是否是我們可以承擔的,也能負責的,這也幫助個體更去理性思考什麼是可以做的。希望今天的分享,可以對你教養孩子或是安頓自己有幫助。
正奇最新課程
「與我的空椅對話」助人工作者的空椅體驗 (歡迎團體報名享優惠!)
「說故事、聽故事」敘事治療的理論與實務 (早鳥優惠中!諮商心理師繼續教育積分已申請!)
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
**************************************
我是正奇
諮商心理師/輔導與諮商博士
專長:
兒童青少年及成人個別心理諮詢、
親職諮詢、企業培訓、心理助人專業人員培訓、心理劇實務
官方網站: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
立即點擊下方連結,用 LINE 訂閱我的文章或短片
http://bit.ly/docts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