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帶兒子出去,由於他中午愛玩,沒有吃飽飯,在下午行程途中,他反覆吵著肚子餓,並在車上出現大叫、大鬧的行為,處於無法控制的狀態。還好我能夠理解他的情況,情緒管理也還算可以,不然真的要親子衝突大爆發。
首先,我需要幫助他看到情緒暴走行為的困境,接著要幫助他發展出適合的因應策略。順著我處理孩子的這個行為,跟你分享我如下的思考。
平日討論,學習因應
強調平日,是因為當孩子處於情緒暴發點,並不太適宜給予太多的教導和建議,因為那通常起不了作用。但情緒事件過後,我們是需要花時間跟孩子一起討論,如何才不會讓類似的事件,一再的出現。基於我們先上次的討論,我想分成兩個部份來討論因應的學習。
1、生理因素促發的情緒暴走
如上篇所述,生理上的不舒服、疲累或是飢餓,都容易帶來情緒暴發。當我們要因應這類事件,我們需要將生理因素納入考量。回到我和兒子的互動,因為我知道他情緒背後的因素,是來自肚子餓,所以在他情緒反應的當下,我不會給予他過多的指責或負面評價(因為我知道對他來說,這樣的反應是「正常」的),但我需要在事後跟他討論,如何減少生理引發的負面情緒。
基於這次的經驗,我需要幫助兒子覺察,他的生理狀況如何影響他的情緒、行為,接續跟他討論如何幫助自己,能夠在正餐時,獲得足夠的飽足;又以疲累引發的情緒來說,我們需要透過觀察、反應,讓孩子知道當他玩得過火、過累之後,所帶來情緒暴發並不是他想要的,所以必需教導孩子,在情緒警報器響起之後,他需要適時、適度的休息。
由於涉及生理因素,所以這部份的調整,許多是孩子無法自己掌握的,通常需要大人多費一份心,將孩子生理因素納入日常行程安排的考量(如不要安排過多、過累行程或沒有考量孩子已經生病)。
2、人際情境引發的情緒失控
孩子與同儕遊戲和互動,是成長必要的歷程,但聚在一起玩,就免不了出現衝突和搶奪,且過程中勢必引發情緒反應。當孩子因人際情境暴發情緒出現後,我們也需要與孩子坐下來好好談談這個過程,找到之後適當因應策略。
孩子人際上的衝突和不愉快,有許多種不同的形式,我們今天只簡單分享兩個,可以引導孩子因應的方向:
(1)警報前,適時溝通:
順著我們上次的分享,當孩子逐漸有情緒警報器的概念之後,我們可以跟孩子談談,如何在警報器響起之前,適時的跟同儕表達自己的內在感受,以減少後續負面事件的出現。如當孩子感受到被誤會時,可教導他適度的表達自己的委屈、不解和難受,而不僅是直接攻擊對方,造成後續更大的衝突;
(2)警報後,盡速離開:
當警報響起後,情緒反應已超出孩子能夠控制的範圍,這時候需要教導孩子,盡速的離開現場,以減少當下更大的負面衝突。當然,如果孩子在離開前,還有「餘力」的話,也可事先教導孩子,先跟在場的同儕或大人講一下,如果在遊戲進行過程中,自己當下很不舒服,可採取先離開現場的作法,但如果無法做到,那麼就先走為上。
另外,或許「情緒暴發前要離開現場」這樣的作法,也可以在彼此遊戲的一開始,就溝通好這樣的可能性(即在遊戲的一開始,就讓孩子跟同儕說,如果遊戲過程中,我覺得不舒服,我會先離開現場去調整我的心情)。
反覆練習,訓練控制
如舊習慣的形成一般,新行為的建立,通常也都需要一段時間。當在幫助孩子因應暴怒行為時,我們也要有心理準備,即這樣的調整和改變,通常需要一段不算短的時間。
當每次的暴走行為出現後,只要我們願意跟孩子反覆的討論,找到更適當的因應作法,並反覆地做練習,就會有幫助。
很重要的是,當我們與孩子討論後,孩子在下次暴走時,又同樣出現負面因應行為時,這時候記得不要「落井下石」,講一些攻擊孩子、讓孩子感到洩氣的話,如「你就是改不了」、「你真的很沒用」、「跟你說過多少次了」,這些話聽在孩子耳裡,只會讓他面對改變,覺得更加無力、更不想改變。
提醒自己,雖然孩子的正向行為尚未建立,但我們需要用更正向的語言,肯定孩子已經在努力的動機和態度(相關作法可參考「關於看見擁有」一文)。
我們這些幫助孩子的作法,是希望孩子能夠在情緒爆發時,逐漸地透過練習和改變,最後做到自我控制的狀態。
要調整情緒爆發的行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在這類反應行為已行之有年之後。在幫助孩子改變之際,不要忘了「肯定已有」這個概念(不熟悉的伙伴,可以參見先前相關文章),相信我們持續的協助,一定能夠讓孩子逐漸的調整這樣的爆炸行為。
相關文章
孩子經常爆炸,怎麼辦?幫助孩子覺察
關於看見擁有:從角度與刻度
關於看見擁有:從內在與方向
正奇最新活動
「個別諮商中的空椅子」心理劇與完形的應用
「活出自我」心理劇成長暨導演訓練工作坊
「與我的空椅對話」助人工作者的空椅體驗
「說故事、聽故事」敘事治療的理論與實務
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
**************************************
我是正奇
諮商心理師/輔導與諮商博士
專長:
兒童青少年及成人個別心理諮詢、
親職諮詢、企業培訓、心理助人專業人員培訓、心理劇實務
官方網站: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
立即點擊下方連結,用 LINE 訂閱我的文章或短片
http://bit.ly/docts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