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與一對父子會談,由於青少年的風暴期,孩子在這段時間發生了很多事,諸如半夜偷用3c、為了點數「借用」父母錢包裡的錢、作業經常沒寫等等。
親子間的關係,特別是在青少年期,由於孩子的行為,經常超出家長的預期,因此為家長帶來了很大的不安,在這樣的焦慮反應下,很容易如上述的爸爸一樣,想要透過更大的「控制」,來穩定關係或對方行為,這樣的管控,主要是來自於不安,更潛藏著關係中極大的不信任。
上次和你談過各類常見不信任關係,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這次我想透過回顧實務工作,及我與孩子們的互動,分享幾個影響信任關係的重要作法。
言行一致
學過統計的人,應該都聽過「信度」這個詞,所謂的信度,指的是測量結果的一致性、穩定性及可靠性。一般以內部一致性及重測方式,來估量測驗信度的高低。今天不是要上統計學,只是借用這樣的概念,跟你談人和人之間的信任關係。
當我們想要一個人相信我們,讓他覺得我們是一個穩定、可靠的人,那麼在相處過程中,我們針對不同事務(內部一致性信度)及在不同時間點(重測信度)的反應方式或說法,如果能夠愈一致,那麼我們就愈容易獲得對方的信賴,他們對我們的信任感也就愈高。
如果我們在關係中的反應,經常處於「變動」狀態,那麼對對方來說,言行不一是很難有信任感的。所以我認為,要取得關係中的信任,你是否有辦法言行一致會是首要關鍵。
真心相待
除了一致性的言詞外,要獲得信任,真心相待通常能夠帶來真實感受。當我們能夠真心無偽,通常能讓對方感受到你是的真誠、是願意靠近的。
我們以諮商關係為例,多數的治療學派,都運用治療師與來談者的關係,做為治療成效的重要介入。人本取向特別重視治療關係,其中個人中心學派創始人羅傑斯,他提出三大治療態度,真誠就是其中之一,這也是帶來信任的最重要基石,當我們想要與他人形成信任關係時,真誠,而不是操弄的方式對待他人是非常重要的。
舉個實務中的例子,許多父母在我們工作的一開始,經常會想要以隱瞞孩子的方式,告訴我一些關於孩子的訊息,但我會跟父母溝通,這些事應該讓孩子也知道,我們不應該背著他做一些「交易」,在我這樣做的同時,也在調整父母與孩子間的互動,亦即「有話跟孩子當面溝通清楚」,通常經過一段時間,我和孩子間的信任就能建立,而孩子和父母之間關係也在改變。
換位思考
在建立信任關係中,比較難,但卻有很好的效益,就是「換位思考」,更簡單來說,就是在關係中的「同理心」。
我觀察到,許多關係之所以產生不信任,就是來自於「對方不懂我」。特別是在親密關係中,這樣的「不懂」,經常會是關係疏離的起點。
由於「不懂」就很可能會要求對方用自己「熟悉」且認為「好」的方式,但是卻是另一方「不喜歡」、「不願意」的方式,很可能造成對方的傷害。這樣的狀況在關係中,或許出現一、兩次還不是太大的問題,但當它是持續累積時,關係就會產生很大的不信任。
當在關係中願意互相了解,透過真誠表達與積極的傾聽,信任才能產生。若是遇到不快事情,壓抑下來,沒有坦承自己的感受,長期積累下,反而讓負面情緒的雪球越滾越大,而讓關係失衡。
然而,一味指責、控訴對方,只會引起防衛與更大的對立。我們可以著重在表達自己的感受與困難,邀請對方了解你,溝通之門才能開啟。
信任關係的建立,還有更多不一樣的作法,但我認為以上三點,算是很核心的關鍵,當你在關係中能夠做到如上的三點,那麼透過與對方持續的溝通,你們就能夠發展出更多適合於你們信任關係建立的方法。
關係中的信任感,經常為彼此帶來正向的感受,並持續讓彼此的關係加溫。簡短的分享,希望有助於你與他人間信任感的提昇,我們下次見!
相關文章
淺談不信任對關係的影響性
正奇最新課程
「說故事、聽故事」敘事治療的理論與實務 (早鳥優惠中,課程提供諮商心理師繼續教育積分)
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
**************************************
我是正奇
諮商心理師/輔導與諮商博士
專長:
兒童青少年及成人個別心理諮詢、
親職諮詢、企業培訓、心理助人專業人員培訓、心理劇實務
官方網站: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
立即點擊下方連結,用 LINE 訂閱我的文章或短片
http://bit.ly/docts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