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
  • 近期開課
  • 近期邀約
  • 關於正奇
    • 我的故事
    • 學經歷
    • 服務項目
    • 學員回饋
    • 課程回饋表
  • 講座主題
    • 輔導知能
    • 親職講座
    • 企業培訓
  • 專業分享
    • 「活出自我」心理劇導演長期訓練團體
    • 滋養親子關係
    • 大眾心理健康
    • 企業組織攻略
    • 輔導專業札記
    • 正奇心情隨筆
  • 與我聯繫

如何幫助孩子學科學習?啟動學習的正向循環

11/20/2017

Comments

 
文/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進入學齡階段的孩子,學科,亦即國語、數學、自然、社會等科目的學習一直很受家長重視。許多家長雖然無奈,也很不想配合著「大環境」逼著孩子,將所有焦點放在學科學習上,但又很擔心,當孩子學科成績表現不佳時,連帶的影響孩子的自信,甚至是人際…。
圖片

因此,許多家長在與我諮詢時,都會提及如何幫助孩子的學科學習,雖然在諮詢時,我不太喜歡將討論的重點,放在孩子的學科成績上,但當家長意圖是放在學科成績背後—即孩子的自我認同和信心時,我就覺得這確實值得討論。

前幾天與一位家長討論了這個主題,我想整理我們那天的談話跟你分享。據這個家長的觀察,他的孩子的數理能力,應該比語文來得好,因為家長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發現,孩子在做數學作業時,專注力比較集中、較少離開座位,且很少來詢問家長相關的作法,總之,孩子能夠在寫數學時因應自如。

反觀他的語文學習,就經常出現分心、走動,不想寫作業,甚至經常說自己什麼都不會,且對家長陪伴的依賴也提高很多。

孩子這樣的狀況,讓家長十分憂心,於是帶著這樣的困擾與我討論,如何才能幫助孩子弱勢學科的學習。幾經思考,我想從孩子的心理動力出發,配合正向循環的機制,提出以下幾種幫助孩子的作法。

建立學習自信
孩子對於某些學科的學習,之所以出現不願嘗試或無法持續的狀態,通常與他們在這類學科自信不足有關,另外,孩子的自信不足時,也容易造成他們對新事務嘗試的裹足不前或沒有動力。

舉例來說,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經常由於專注力困擾,從小就開始累積學習挫折,造成中、高年級後,對於任何學習呈現完全放棄的狀態,據我的觀察,他們學習上的低動機,通常與他們的自信心有關。

從這個觀點來看,要幫助孩子弱勢學科的學習,可以從建立孩子自信開始,特別是幫助孩子,對於學習這件事充滿信心,如此一來,就有機會讓孩子在弱勢學科的學習上出現正向循環。

幫助孩子學習信心的建立,可以從幾個部份作起,如從孩子優勢學科,也就是孩子表現最好的學科開始發展,並減少弱勢學科的學習挫敗,也就是一開始減少反複練習做不會的部份。大人們採取用正向語言、聚焦並肯定孩子的正向行為等等。

發現另類亮點
許多時候,孩子「弱勢學科」的出現,主要是我們用了某個特定的角度和標準來檢視孩子,並對孩子這部份的能力做了負向的標定。

舉例來說,我先前遇到一個孩子,他也是出現語文上學習的困擾,他很不喜歡寫字,當他一再的被看到寫字很醜、寫字太慢等「缺點」時,他對語文的學習,就會經常出現自己不好、自己不對的想法。

這樣的心理狀態,會讓孩子愈來愈不想做語文的學習。這樣的想法和感受,也讓孩子的這個學科的學習,進入了負面循環的狀態,即覺得自己學不好,所以愈來愈不想學、而愈不想學就愈學得不好,最後這個學科就真的變成孩子的「弱勢學科」。

要改變這樣的趨勢和發展,我們需要的作法,應該是從弱勢學科中,為孩子找到另類的亮點,如孩子字雖然寫得不好看,但他在語文學習中是有創意、有想像力的。

我們必需先從這些語文學習的「亮點能力」開始看見孩子,讓孩子感受到自己這部份其實做得很好,如此一來,孩子就有可能喜歡語文,並開始啟動語文學習的正向循環。

改變反應模式
所謂改變反應模式,指的是如果我們想要孩子出現某部份的正向行為,我們就需要將焦點擺在這類行為中的正向部份,而不是一再的點出他的負面行為。

簡單的一個例子是,當我們覺得孩子太害羞時,不要一再的提醒他不要害羞,而是更積極、正面的看到孩子大方、活潑的一面。

回到學科學習上,我們需要不斷的看見並告訴孩子,他在弱勢學科中已出現的正向行為,不要不斷、反覆地指出他的弱勢能力和行為,透過對孩子行為和能力反應模式的改變,也能夠幫助孩子在某些弱勢學科學習上開始朝向正向循環,藉此幫助孩子建立信心,並有動力持續面對學習的挑戰。

雖然有某些人五育均優,但多數人能力都是有高、有低,從我個人的教學與輔導經驗發現,要「增強」孩子的能力,透過如上作法去啟動正向循環的學習,對於孩子來說,是比較友善、甚至是有效的作法。

即從正向出發,聚焦孩子學科學習中「有」的部份,會比起持續的點出他「無」的部份來得好。

感謝你的閱讀,期待你能幫助孩子,將他的學習歷程導向一個正向循環,藉此幫助他啟動內在的正向學習力。

相關文章
看見擁有:改善孩子不足特質
看見擁有:從角度與刻度
關於看見擁有:從內在與方向

​正奇最新活動
2017年第三場/「活出自我」心理劇體驗工作坊
(額滿)

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
**************************************
我是正奇 
諮商心理師/輔導與諮商博士

專長:
兒童青少年及成人個別心理諮詢、
親職諮詢、企業培訓、心理助人專業人員培訓、心理劇實務
官方網站: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
Comments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作者

    我是曾正奇,這裡分享了我在生活、工作的心得與見聞,透過文章或影片方式分享,歡迎您來這裡交流!為保護個人隱私,有關案例分享,皆經過改編或整合多個案例經驗所撰寫而成。

    存檔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二月 2017
    一月 2017
    十二月 2016
    十一月 2016
    十月 2016
    九月 2016
    八月 2016
    七月 2016

    分類

    全部
    企業組織攻略
    大眾心理健康
    正奇心情隨筆
    滋養親子關係
    輔導專業札記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
Photo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from ulisse albiati
  • 近期開課
  • 近期邀約
  • 關於正奇
    • 我的故事
    • 學經歷
    • 服務項目
    • 學員回饋
    • 課程回饋表
  • 講座主題
    • 輔導知能
    • 親職講座
    • 企業培訓
  • 專業分享
    • 「活出自我」心理劇導演長期訓練團體
    • 滋養親子關係
    • 大眾心理健康
    • 企業組織攻略
    • 輔導專業札記
    • 正奇心情隨筆
  •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