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學齡階段的孩子,學科,亦即國語、數學、自然、社會等科目的學習一直很受家長重視。許多家長雖然無奈,也很不想配合著「大環境」逼著孩子,將所有焦點放在學科學習上,但又很擔心,當孩子學科成績表現不佳時,連帶的影響孩子的自信,甚至是人際…。
因此,許多家長在與我諮詢時,都會提及如何幫助孩子的學科學習,雖然在諮詢時,我不太喜歡將討論的重點,放在孩子的學科成績上,但當家長意圖是放在學科成績背後—即孩子的自我認同和信心時,我就覺得這確實值得討論。
前幾天與一位家長討論了這個主題,我想整理我們那天的談話跟你分享。據這個家長的觀察,他的孩子的數理能力,應該比語文來得好,因為家長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發現,孩子在做數學作業時,專注力比較集中、較少離開座位,且很少來詢問家長相關的作法,總之,孩子能夠在寫數學時因應自如。
反觀他的語文學習,就經常出現分心、走動,不想寫作業,甚至經常說自己什麼都不會,且對家長陪伴的依賴也提高很多。
孩子這樣的狀況,讓家長十分憂心,於是帶著這樣的困擾與我討論,如何才能幫助孩子弱勢學科的學習。幾經思考,我想從孩子的心理動力出發,配合正向循環的機制,提出以下幾種幫助孩子的作法。
建立學習自信
孩子對於某些學科的學習,之所以出現不願嘗試或無法持續的狀態,通常與他們在這類學科自信不足有關,另外,孩子的自信不足時,也容易造成他們對新事務嘗試的裹足不前或沒有動力。
舉例來說,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經常由於專注力困擾,從小就開始累積學習挫折,造成中、高年級後,對於任何學習呈現完全放棄的狀態,據我的觀察,他們學習上的低動機,通常與他們的自信心有關。
從這個觀點來看,要幫助孩子弱勢學科的學習,可以從建立孩子自信開始,特別是幫助孩子,對於學習這件事充滿信心,如此一來,就有機會讓孩子在弱勢學科的學習上出現正向循環。
幫助孩子學習信心的建立,可以從幾個部份作起,如從孩子優勢學科,也就是孩子表現最好的學科開始發展,並減少弱勢學科的學習挫敗,也就是一開始減少反複練習做不會的部份。大人們採取用正向語言、聚焦並肯定孩子的正向行為等等。
發現另類亮點
許多時候,孩子「弱勢學科」的出現,主要是我們用了某個特定的角度和標準來檢視孩子,並對孩子這部份的能力做了負向的標定。
舉例來說,我先前遇到一個孩子,他也是出現語文上學習的困擾,他很不喜歡寫字,當他一再的被看到寫字很醜、寫字太慢等「缺點」時,他對語文的學習,就會經常出現自己不好、自己不對的想法。
這樣的心理狀態,會讓孩子愈來愈不想做語文的學習。這樣的想法和感受,也讓孩子的這個學科的學習,進入了負面循環的狀態,即覺得自己學不好,所以愈來愈不想學、而愈不想學就愈學得不好,最後這個學科就真的變成孩子的「弱勢學科」。
要改變這樣的趨勢和發展,我們需要的作法,應該是從弱勢學科中,為孩子找到另類的亮點,如孩子字雖然寫得不好看,但他在語文學習中是有創意、有想像力的。
我們必需先從這些語文學習的「亮點能力」開始看見孩子,讓孩子感受到自己這部份其實做得很好,如此一來,孩子就有可能喜歡語文,並開始啟動語文學習的正向循環。
改變反應模式
所謂改變反應模式,指的是如果我們想要孩子出現某部份的正向行為,我們就需要將焦點擺在這類行為中的正向部份,而不是一再的點出他的負面行為。
簡單的一個例子是,當我們覺得孩子太害羞時,不要一再的提醒他不要害羞,而是更積極、正面的看到孩子大方、活潑的一面。
回到學科學習上,我們需要不斷的看見並告訴孩子,他在弱勢學科中已出現的正向行為,不要不斷、反覆地指出他的弱勢能力和行為,透過對孩子行為和能力反應模式的改變,也能夠幫助孩子在某些弱勢學科學習上開始朝向正向循環,藉此幫助孩子建立信心,並有動力持續面對學習的挑戰。
雖然有某些人五育均優,但多數人能力都是有高、有低,從我個人的教學與輔導經驗發現,要「增強」孩子的能力,透過如上作法去啟動正向循環的學習,對於孩子來說,是比較友善、甚至是有效的作法。
即從正向出發,聚焦孩子學科學習中「有」的部份,會比起持續的點出他「無」的部份來得好。
感謝你的閱讀,期待你能幫助孩子,將他的學習歷程導向一個正向循環,藉此幫助他啟動內在的正向學習力。
相關文章
看見擁有:改善孩子不足特質
看見擁有:從角度與刻度
關於看見擁有:從內在與方向
正奇最新活動
2017年第三場/「活出自我」心理劇體驗工作坊
(額滿)
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
**************************************
我是正奇
諮商心理師/輔導與諮商博士
專長:
兒童青少年及成人個別心理諮詢、
親職諮詢、企業培訓、心理助人專業人員培訓、心理劇實務
官方網站: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