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出生開始,我們就一再經歷不同的失落,包含我們的青春、我們的擁有、我們的關係,甚至是我們的期待落空。每個人都會遇到失落的議題,只是它可能出現在不同的情境、不同的關係。隨著年紀的增長,襁褓中的孩子漸漸失去父母的擁抱、學齡兒童可能失去他心愛的玩具、國高中生可能失去他重視的友誼、大學生可能面臨失去他的愛情、成人可能失去他的工作、財富、親人…,甚至更多。不同的生命階段,都可能面臨不同的失落,若我們更清楚失落是什麼,那麼在面對這些失落時,我們更知道如何因應,或是陪伴身邊面臨失落的家人或朋友。
否認(deny)
否認通常在失落發生的一開始,失落者在行為上出現否認失落事件的存在,在情緒上常見的反應就是驚嚇、麻木、拒絕等,舉例來說,你可能會見到一個失戀的人,持續跟你說另一伴只是暫時需要一些時間思考,或是他行為上還維持著感情存在時的所有行為(如每天在某個時間點等著對方來電)。我也曾接觸過一個面對爸爸突然車禍過世的孩子,當時他堅持要留著爸爸的棉被,說要等著爸爸回來睡。
當面對周遭他人處在這個階段,你可以做的事情是給予他一些時間,用你的關心和愛陪伴他,讓他能夠慢慢的接受這個事件,這時候你說太多,其實作用不大。如果你試圖「點醒」,那也請你用更包容、接納的態度,而不是以「當頭棒喝」之姿,強力的希望他接受事實。
生氣(anger)
隨著否認階段的過去,失落者開始能夠「覺察」失落事件的存在,但這僅只於意識到這個事件的存在,而不是真的認定它是事實。所以這個時候,失落者會懷疑失落事件是真的嗎?心中會出現質疑、生氣等情緒。由於這些情緒需要有出口,所以個體會出現尋找代罪羔羊的行為,也就是他可能會將生氣情緒投向外在,開始出現怪東怪西,甚至將憤怒轉向周遭的人,無論有關、無關的人可能都會被指責。有的人則會將情緒轉向自己,出現自我攻擊的行為。
要陪伴處在這個階段的人,是最不容易的。因為在與他接觸的過程中,你可能被他的情緒波及。這時,失落者與其他人的互動經常處於緊張狀態,別人經常不知如何與他相處。如果你要陪伴這個階段的失落者,與其站在對立面跟他「針鋒相對」,不如試著採取與他「同仇敵慨」的作法,也就是說當他想要罵人時,試著陪他罵一罵,讓他感受到你對他的了解與接納。等他罵完後,他就開始有空間可以重新思考和面對失落。
討價還價(bargaining)
隨著否認風暴過去,個體對於失落事件有著更多的「看見」,也就是說更認清失落事件的存在,但當愈接納失落存在的事實,就讓他更覺得難以接受,所以這個階段的人會開始出現討價還價的行為,也就是可能開始對失落的對象(如感情對象、過世的親人),出現哀求、乞憐等動作,這樣的行為也可能指向超出人的範圍,如向老天爺、宗教信仰等(如向老天爺抱怨不公平,訴說自己願意改變),透過這些反應個體最想達到的目的,就是改變這個失落的結果。這時,案主經常出現的情緒是委屈、求助、不安等。
處這個階段的人會有許多反覆、矛盾和擺盪在接受或不接受失落的狀態。這樣的情緒對失落者而言,是非常不舒服的。當你要陪伴這個階段的人時,你需要更敏感於他的狀態,更聽懂他的話語背後的情緒。當他反覆的乞求想要改變事實時,請給他多一些的接納、同理和陪伴,因為此刻的他內在是相當的掙扎和不舒服。
沮喪(depression)
這個階段算是一個無奈接納的階段,也就是說個體已經「知道」失落是一個事實,但在情感上仍處在一個不捨的狀態。個體對於挽回失落事件,在行為上已呈現出一種放棄狀態,並在情緒上出現比較多的無助、哀(憂)傷、心死的反應。
由於他在這個階段的能量很低,陪伴者經常會出現心疼、不捨的感覺,所以兩者的互動關係比較不會有緊張的情形,但由於這個時候的個體,對於周遭事件經常出現不反應的狀況,所以陪伴者也經常覺得心急,而出現過度要求失落者的情形。提醒你要陪伴處在沮喪階段的人時,需要放緩你的步調,用更多的耐心、傾聽和靜靜的陪伴,當然在這同時,可以讓對方知道「只要需要,你就會在他身邊」。
接受(acceptance)
在經歷過對失落件事的心死後,個體開始打從心底「接受」失落事件的存在,這個時間點算是真正的接受了,對於失落事件的存在,不論在認知或情感上,都接受它的存在。在這個階段,失落者內在的能量漸漸的恢復,情緒上可能會出現平靜、釋懷等。
處在這個階段的人已經接納失落事件成為事實,開始重拾原有的生活,也重新建立起失落的人、事、物之後的新生活(或秩序)。 他在這個階段的重要任務,是需要為這次的失落找到自己生命中的意義(或學習),另外也要與失落的人、事、物,建立起新的聯結(如華人文化裡,與過世親人建立起的新連結就是透過儀式或祭祀)。在這個階段,陪伴者可能與失落者回顧整理失落事件,透過這個歷程陪著失落者走出失落事件、重新回到失落之後的「新生活」。
或許你所面對的失落者不會那麼「按步就班」的走過這些階段,也有可能每個階段的感覺可能維持僅僅數分鐘或數小時而已,時間並不一定,各階段的發展也非直線進行,可能走過一個階段後,又往前回到上一個階段,而這也是失落的樣貌。
走過失落的歷程需要一些時間,一般來說在數個月,一年甚至數年不等,並沒有標準時間表,每個人所需的時間會因失落事件的大小、衝擊力及個人經歷和特質而有不同。記得不企圖改變失落者的狀態,因為這意味著不接納對方的失落表現,沒有人喜歡不被接納,想要改變對方只會讓他離你更遠。
有時候,我們會為了讓對方停止失落的狀態,而企圖逗對方開心,希望失落者可以重拾笑顏,多看看好的一面。通常這是我們的需求,因為我們不能自在的陪伴表現悲傷、沮喪的失落者,這令我們感到難受不安。
你需要知道的是:「失落的每個階段都可以幫助個體更去面對失落的事實,這也是療癒的歷程,一旦走過之後,個體將變得更堅強。」下次當你在陪伴他人走過失落時,你的理解與接納,對他來說就是最好的安慰!
****************************************
我是正奇
諮商心理師/輔導與諮商博士
專長:
兒童青少年及成人個別心理諮詢、
親職諮詢、企業培訓、心理助人專業人員培訓、心理劇實務
官方網站: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
立即點擊下方連結,用 LINE 訂閱我的文章或短片
http://bit.ly/docts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