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朋友跟我反應,他們說事情很常做不完,或許是工作上的事,也可能是家中的鎖事,但當我們有機會詳談時,這才發現原來他生活中「這麼多」的事,其實很大部份,「根本」就不是他的事。
當親朋好友向你提出求請幫忙時,你要先衡量的是,幫這個忙是否會造成你的負擔。
舉例來說,同事請你出門時,幫忙到郵局投寄一份信件,但你原來預估這趟出去的時間及路線,當加上這個「額外」行程後,其實會直接影響你原來安排,甚至可能的干擾還不小,那麼在這樣的狀況下,這個幫忙就造成的負擔,除非加入其他的調整作法,可以減低上述困擾,如延長外出時間,或是改變路線,否則,應該要說明自己的限制,拒絕這樣的幫忙。
許多人在表面的答應行為背後,都是存在著極大內在的負面情緒感受。一般來說,會有如下兩大類反應:
(1)因為被壓榨而覺得生氣
由於你的付出,已經超出你原來的預期,所以你會產生被壓迫或壓榨的感覺,接著就會激起你的生氣,甚至是憤怒的反應。
若你一面幫忙也毫不掩飾你的不悅,這算是對你比較好的狀態,但是對方會覺得不舒服,幫忙的美意就會打折扣;若你把它壓下去,通常內在會出現下一個反應,這是對你自己較為負面的反應形式。
(2)因為過度犧牲而覺得委屈
這是超出個人負荷的常見內在反應,當你還是接下了對方的請求,但你的內在卻是「非自願」的,你會覺得委屈或無力感,這是很不健康的內在狀態,「助人」是個美意,倘若在你幫助別人時,卻出現這兩類情緒時,就需要重新思考是否要幫這個忙。
沒有壓迫的價值
有些人在勉強自己答應別人請求時,其實,他真正在意的是「社會觀感」或是其他人的「評價」,簡單來說,就是做給別人看的,因此,他的焦點不是在自己身上(著重自我感受),也不是在請求幫忙的對方(真心協助他人)。如果是這樣,那麼這個「承受」,是非常沒道理的,長久下來,必定失衡。
不可否認的,我們從小到大,接受了許多傳統教育及文化薰陶,造就了我們舉止合宜,甚至認為委曲求全是美德。但這些教條和禮教,未必符合心理健康,而更常造成情緒負荷。
當你在選擇尊重自己內在感受時,別人也會更去尊重你,簡單來說,當你做的決定是朝「照顧自己、尊重自己」的方向走時,別人也能從你身上學習到,如何尊重自己、肯定自己的需要,並為自己負起責任,彼此都有健康的界限。
當你有辦法照顧自己,你才更有能力幫忙別人。關心自己,才有能力關心別人,將自己安頓好,才能沒有負擔的對別人伸出援手。下次當周遭的人在問你「現在有空嗎?」時,在回答這個問題前,記得提醒自己,這個有「空」要同時包含實質「時間」的「空」,也要包含心理「情緒」的「空」。
下次在拒絕別人時,不需要帶著社會價值賦予「自責」情緒,告訴自己,我可以擁有自己的選擇,而照顧好自己,通常是助人的第一步。
正奇最新課程
「與我的空椅對話」助人工作者的空椅體驗 (即將開課~歡迎團體報名享優惠!)
「說故事、聽故事」敘事治療的理論與實務 (尚有超優惠名額!提供諮商心理師繼續教育積分)
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
**************************************
我是正奇
諮商心理師/輔導與諮商博士
專長:
兒童青少年及成人個別心理諮詢、
親職諮詢、企業培訓、心理助人專業人員培訓、心理劇實務
官方網站: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
立即點擊下方連結,用 LINE 訂閱我的文章或短片
http://bit.ly/docts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