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家長告訴我,他的孩子自信心低落,經常有負面的自我評價,諸如說自己很差、自己很笨、不會唱歌、不會打球等等。由於家長感覺近日孩子這樣表達很反應頻繁,讓他們感到擔心。
上述的例子,涉及到個體改變的議題,特別是自我概念的調整和改變。而這也經常是我在實務工作中,經常會被問到的問題,就是「為什麼人們這麼不容易改變?」。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從心理學的一個概念「基模」來談。
所謂的基模是人們用來認識、解釋周圍世界的基本模式,人們也藉此來詮譯、預期及回應內、外在刺激。因此它對個體行為具備重要的影響力,因為當個體對於內、外在刺激,形成了某種的基模後,就會習慣性的採用某種行為來因應或適應環境。
舉例來說,如果父母教養在孩子時,經常傳遞給孩子外界是不安、危險等訊息,那麼孩子就逐漸地形成「環境是危險的」這樣的基模,接著孩子會帶著這樣的基模,在日當生活中,習慣性地用這樣的概念或觀點,來解釋周遭接收的訊息,並採取用某些行為來因應,例如要很小心、謹慎、戰戰兢兢等。
換句話說,我們的許多行為,都是我們基於內在基模所採取的因應模式。如果我們想要改變行為,就需要改變與這個行為有關的基模。但困難來了,通常基模的形成,經常是透過許多類似經驗所塑造,當它形成之後,就會無意識地被個體持續使用,且基模經常是抗拒改變。
因為改變就需要離開原來熟悉的習慣與模式,這會讓個體感到焦慮、不安、害怕,甚至是恐懼。
另外,基模有一些特性,也讓改變不易發生:
(1)選擇性過濾:
即基模通常只注意到與基模一致的訊息,忽略了那些不一致的(因為接受不一致,比較容易造成焦慮)。
舉例而言,像剛剛提到的孩子,當父母告訴他,他運球很棒時,他會說他投球不準(正比較符合負向自我的基模);
(2)強制反應:
如剛剛所言,基模是許多類似經驗逐漸形成,所以它通常是相當穩固,且經常想要維持它的穩定性,因此,當個體接受刺激時,經常也會出現添油加醋現象,試圖讓這些刺激符合於自己原有的基模。
舉例來說,當個體形成「我是不好的」基模時,既使他收到「我是好的」訊息時,他也會試圖「破解」這樣的訊息,如我剛剛提的那個孩子,當家長說他很棒時,他可能會說因為你們是我的父母,所以才會這樣說;
(3)扭曲訊息:
基模某程度是一種主觀的解讀(因為它經過個體的訊息詮釋),因此也容易出現對於周遭訊息的錯誤詮釋。
舉例來說,一個孩子持續負面師生關係基模時,當老師可能因為看重他的能力,而交給他協助班務的重任時,他的解釋會是老師在找他麻煩。
從上述的觀點可知,要改變基模、促成行為的改變,似乎並不容易。
不過,基模其實也有它可以調整的特性,用認知心理學的觀點來看,就是運用同化和調適的觀點。我試著用以下幾個角度,來談改變的可能性:
(1)漸進改變基模:
如剛剛所提,基模都是漸進、累積形成的,因此如果要改變它,也需要漸進、累積不同原基模的經驗,這就是一個基模的調適過程。
如當我們要改變個體的負向自我概念時,我們需要用更多的正向自我概念與經驗,讓原來的負面自我基模無法同化它,或是促成基模的失衡狀態,來促成最後的改變;
(2)重新建立新基模:
由於舊基模要改變很困難,所以另闢蹊徑的作法,就是重新建立新基模。舉例來說,當你覺得要改變原來葷食的習慣不容易,就嘗試採取重新建立素食新經驗的作法,又如後現代的取徑,當無法改變負面行為時,我們會採取增加正向行為的出現路徑;
(3)接受基模特性:
簡單的來說,就是接受改變是不容易的事實,不用急著馬上改變原來基模,只要想到改一點,是一點就好,想想基模原來的形成,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要改變也非一蹴可幾。
所謂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當我們真心想要改變時,改變還是會發生的。不過改變的發生,一方面需要適當的方式,另一方面,也需要對於自己或他人有更多的耐心和包容。
正奇最新活動
106/9/24「活出自我」一日心理劇體驗工作坊
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
**************************************
我是正奇
諮商心理師/輔導與諮商博士
專長:
兒童青少年及成人個別心理諮詢、
親職諮詢、企業培訓、心理助人專業人員培訓、心理劇實務
官方網站: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